杨建军笑了笑:”那也是有缘分,一样是要下乡为人民服务。顾知夏和顾晚秋,你俩名字差不多,是亲戚么?而且长得好像呀!”
顾晚秋捂着嘴笑了笑:”我们是双胞胎!”
郑志刚惊讶地张着嘴巴:”双胞胎?你俩怎么都去下乡呀?”
顾知夏看两人好奇,就解释道:”家里还有个妹妹,所以我们就都出来建设家园,彼此有个照应!”
这时,车厢里有人高喊到:”伟人教导我们说:’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大家跟我一起!”随着一声”朗读最高指示”,纷乱的车厢里霎时响起一片朗读声。知青们释放着那无处安放的活力。
读完语录,就开始拉歌!直到傍晚,大家的精力都释放得差不多了。随着火车专列开始提供食物,列车员开始放饭。这是知青专列,饭是免费提供的面包。不过列车没水,也不提供饮用水。之前不清楚,所以大家都带了食物,发放的面包也被兄妹两人放好。
众人开始享受晚餐,顾知夏也打开红烧肉饭盒,和妹妹两人就着烙饼啃着。顾晚秋这妮子还大方的给对面两人分了两块红烧肉!两人也很懂得感恩,很有分寸的吃完送的肉后,一直说着感谢的话语,顾知夏看到了在小说中没看到过的朴实无华。
饭后,顾晚秋像一只慵懒的小猫一样,轻轻地依偎在二哥身旁,不一会儿便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此时的顾知夏,则对两人说道:”大家一路奔波都辛苦,如果感到疲倦,不妨小憩一会。今晚我看守行李,大家放心,不会把东西弄丢的。”
时间悄然流逝,当顾晚秋悠悠转醒的时候,发现车子已经抵达了徐州。陆陆续续有新的知青登上了车,白天的车厢内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她转过头,看到二哥的双眼微微泛红,显然是因为长时间未休息导致的。心疼不已的她轻声说道:”二哥,咱们先吃点东西吧,填饱肚子后你也好好睡一觉,我来帮你守着。”
听到妹妹关切的话语,顾知夏微笑着应道:”好啊。”两个人一人吃了2个肉包子、2个鸡蛋,然后顾知夏便如释重负般地倒头睡下。这一睡,不知过去了多久,直到夜幕降临,他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嘴里嘟囔着问道:”现在到哪儿啦?”
坐在一旁的杨建军连忙回答道:”刚刚过了山海关呢,已经进入东北地区啦,按照这个速度,明天白天应该就能到达咱们的目的地咯。”正在与郑志刚聊天的顾晚秋听到知夏醒来的动静,赶忙扭过头来说道:”二哥,你睡醒啦?”
看着顾晚秋精神有些萎靡,顾知夏问道:”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顾晚秋指了指自己的嘴角,又指着对面俩人:”哪里是我身体不舒服,你看他们也一样,身体就没有舒服的。一天一夜没喝水了。”杨建军、郑志刚勉强对顾知夏笑了笑!
杨建军率先开口:”谁知道车上竟然没饮用水,坐车真的好累呀!”
郑志刚也接着说:”就是,我身体现在都是软的!”
顾知夏打起精神:”我去方便一下。”起身走出座位,只见满车厢人精神都不太好,都没有了刚出发时的意气风发。毕竟坐了30多个硬座火车,也都没睡踏实,人没崩溃就不错了!
卫生间里是堵的,因为没水,味道更是一言难尽。看得顾知夏立马想退出来:”算了,忍忍就好了。”皱着眉头解决了生理问题。
等火车在沈阳停靠,外面有欢迎知青的队伍。火车站有人拎着水壶为列车上的知青们添水。顾知夏拿着2个水缸也和众人一样远远的端起,等着好心人倒水。毕竟现在每个人都滴水未进,这水来的可是相当及时。
等顾知夏把接到水的水缸递给妹妹,催促道:”喝点水吧,之前不是一直喊好渴么?”顾晚秋端起水缸小口的喝着,天真的问道:”是不是要到了?”顾知夏宠溺的对小妮子说:”还远着呢。”
众人吃过在火车上发放的晚饭,继续打起精神。虽然精神不振,但看到每个站点的欢迎仪式,就像打了鸡血。有的竟然还在讨论如何在广阔天地里做大有可为知识青年,看得顾知夏一愣一愣的。
望着眼前这些身处车厢内、想着即将抵达目的地的年轻人们,顾知夏不禁暗自思忖道:”这才哪儿跟哪儿啊?真正的苦日子可还在后头呢……”想到此处,他那原本上扬的嘴角不自觉地压下了一丝苦涩。
晨曦微露,又是一天一夜,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一轮红日正从远处的山峦后缓缓升起。与此同时,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颠簸和悠长的汽笛声,到达了图们市,列车终于缓缓驶进了站台。
早已收拾妥当的人们纷纷拿起自己的行李,迫不及待地走下列车。到达图们市时已经是下午,连续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大家的脚都有些浮肿,总算下了火车可以活动一下身体。当地安排我们到食堂吃饭,尽管大家几天几夜都没有好好睡觉,人都很疲倦,但下了火车走动走动,人就显得精神了。
顾晚秋一脸呆萌地喊:”二哥,这个叫二米饭么?为什么叫二米饭?”顾知夏感觉她像个傻子:”因为这是2种米做的饭(用大米和高粱米、或大米和玉米、大米和小米一起做的饭,有的饭里还放有一种叫芸豆的,相当好吃)。”
顾晚秋一会吃吃这个,一会夹夹那个:”哥,这猪肉粉条炖酸菜好吃,那个鱼也好吃,还有这个咸菜,味道也好。”顾知夏有种养了一个女儿的感觉,解释道:”这些都是东北的特色饮食,这个鱼叫明太鱼,你说的咸菜,是朝鲜泡菜。”
顾晚秋一脸崇拜地看着顾知夏:”哥,你懂的真多,但是这个’酱木里’不好喝,我不喜欢!(一种酱汤,初次喝很不习惯)”
等知青们吃好晚饭,有关部门又给我们每个知青发了一双棉胶鞋(当地人叫”王八鞋”)。这种鞋子的样子并不好看,但比较保暖,适合在雪地里行走,大家都换上了”王八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