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休息了一下,大约在晚上9点来钟,我们这一百多名上海知青便连夜乘坐五辆公共汽车向珲春县城进发。
从图们市到珲春县城,走的是盘山公路,由于是冬天,冰天雪地,又是在夜晚,开车相当危险。为了确保安全,汽车的轮胎上都箍上铁链,车速也比较慢。
当到达珲春县城时,已经是凌晨四点来钟。大家都是迷迷糊糊的。
汽车开到县城的车站附近,知青又受到珲春县城各级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朝鲜族的群众还穿上民族服装,在雪地上跳起民族舞蹈欢迎我们,大家的精神又为之一振。
下车后,知青按照要去的公社和所在生产大队,分别被二人三人一组安排到县城的居民家里休息和吃早饭。
顾知夏和顾晚秋被安排在一户朝鲜族的居民家,两人一进屋便都困得躺下便睡,一直到早上8点多钟被房东叫醒。
朝鲜族的居民非常热情,做了”打糕”和不少的好菜来招待这些从上海来的知青。顾知夏向房东打听敬信公社的城西生产队在哪里,房东给我们指明方向:”离开这里往那边还有7里。
“顾知夏看到有货车往那个方向开,聪明地挥手招呼车子,被好心人带到了目的地。
找到城西生产队,一个五十来岁的人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对两人说:”欢迎你们来城西插队,他是城西生产队主任朴万吉。”【68年之前称大队长,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大队长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1978年又恢复大队长称谓。】
顾知夏回复道:”朴主任你好,我们兄妹是下乡插队的知青,顾知夏,顾晚秋。”
朴主任带领两人走进一个院子,带着走进一间大茅草房:”这就是你们集体户的住房。”房子很简陋,原来这是大队的仓库,用土坯垒成,房顶上是用茅草苫的。
房子周围又围了一圈篱笆,看着像院子,围起来留给知青的做自留地。房门的举架很低,门和窗都是木制的多孔的,门窗上贴着纸,要低头才可以进屋。
房里南北二大间,进门就看到铺好的地炕,烧得相当热,分别作为男女知青的宿舍(朝鲜族的生活习惯:进屋就脱鞋上炕,满屋子除了进门位置都是炕)。
旁边各有一小间分别作为男女知青的行李房,房子中间的是一大间厨房(相当于厅里的开放厨房也是烧炕的地方)。厨房里放了一些萝卜,旁边打了一口手压式的水井和一个水缸。
草房外,当地群众给准备了一大堆的用着做饭的柴禾和玉米棒杆,还分别搭了两只简易厕所。
顾知夏和顾晚秋两兄妹刚放置好自己的行李,就陆续有知青报到,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
茅草房旁拥挤着好多好奇的朝鲜族的群众。几个四、五十岁的”阿妈妮”进屋为我们做午饭。
看来是有准备的,不一会,就为我们准备了相当丰盛的午饭:打糕,米饭,红烧狍子,生拌狍子肝,明太鱼汤,”酱木里”,还有各种的朝鲜族酱菜,还有白酒、红酒和米酒等。
朴主任等人到齐,我们一起吃饭,算是为我们接风。应当说,午饭很好,热情好客的乡亲们准备了最能拿出手的食物。
但知青们却有些不习惯:坐不惯,因为是地炕,所以直接坐在地上吃饭;吃不惯,生拌狍子肝及”酱木里”,除了顾知夏和朴主任,其他知青都不敢吃。
朴主任期间说道:”国家给知青每人每月调拨国库粮食。每人发原粮40斤,(原粮就是没脱壳加工的,加工后40斤等33斤)。食用油5两,粮款自备。
第一年为集体生活,第二年和社员一样靠自己所挣的工分分配粮食!你们的粮食供应还没转过来,这个月没办法去粮库购买口粮。
大队先借你们本月的粮食提给,等到供应到时再扣除。一会大队给你们派发粮食,明天你们休息一天,后天和社员一起集合。”
饭后,大家休息了一会儿,便到四周去转转。两边都是高高的白雪皑皑的山岭,山岭慢慢变幻成为大大小小的丘陵延绵到县城的公路。
大家回来后,等待的朴主任的声音响起:”粮食到了,都出来领取粮食,粗细按照你们配额比例,因为粗粮百分之七十,细粮百分之三十,细粮只有白面,粗粮有玉米面,玉米碴子,高粱米和小米等可选。”
知青们陆续自觉的排起队伍到朴主任面前签字领粮。轮到顾知夏:”我要12斤白面,14斤玉米面,3斤高粱米,4斤小米,3两食用油。”并且交了4.72元。
等到顾晚秋领了粮食,看她手里领的比例也是一样的。
朴主任还担任知青的贫下中农的户长。会上,大家还讨论和制定了集体户的学习、劳动和生活的制度。朴主任离开后,知青们也各自做了介绍,很快熟识起来。
知青点包括顾知夏、顾晚秋两兄妹共计10人。竟然还有当时在火车上认识的杨建军、郑志刚两人。很快一众人都做了自我介绍(已介绍的不复述):
孙红梅18岁,看起来很秀气,脸上有些雀斑。束着马尾辫随着她轻快的步伐有节奏地晃动着,胸前戴着一枚毛伟人像章。
周倩今年16岁,这姑娘很害羞。她身材娇小玲珑,声音甜美清脆,但此刻却因内心的紧张而微微颤抖着,仿佛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薛易刚满18岁。面庞轮廓分明,线条硬朗帅气,剑眉星目,称得上是”小鲜肉”级别的存在。
楚雅,年满18岁,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端庄文雅,但也秀美耐看。
贾怀安,今年已经20岁,他体格健壮结实,给人一种满满的安全感,洋溢着朴实憨厚的笑容。
沈胜男,今年19岁,个性十足,她把一头秀发剪得极短,乍一看上去简直就跟男孩子没什么两样。
由于这一路上舟车劳顿,众人都感到疲惫不堪。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赶路,他们彼此之间也仅仅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而已。随后,大家便纷纷各自开始动手收拾行李物品,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顾知夏率先找了一个角落位置,铺上被褥。”顾同志,介意我在你旁边睡么?”郑志刚忙放下行李,边问边铺开了行李。
顾知夏看着已经铺好了行李的郑志刚说道:”你只要晚上睡觉不打呼噜,随便你睡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