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0章

“既然这样,那就离吧。”大队长重重地叹了口气,心里头直后悔刚才多问的那句嘴。

他越想越窝火,扭头狠狠剜了陈二叔一眼。

陈二叔被瞪得老脸发烫,缩着脖子往人堆里退了半步。

他原以为陈建军只是对闺女不好,哪成想这混账连亲儿子都不当人看!

哪个正常男人能干出这种事!

老陈家祖坟冒了什么黑烟,生出这么个棒槌玩意儿…

大队长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他转身对会计李德全喊道:“小李,去把公章和文书拿来!”

他又扫视着何金花一家人,声音沉了下来:“既然都说定了,今儿就把手续办利索。”

1972年的农村离婚,说简单也简单。只要生产队开证明,公社盖个章。

可说难也难,光“作风问题”这一条就能卡死多少人。

今天要不是闹到这份上,他王满仓也不敢轻易开这个口。

李会计小跑着取来发黄的登记簿,大队长蘸着红墨水,在“离婚事由”栏重重写下“家庭不和”四个字。

“孩子跟女方,口粮关系转去榆树沟。”大队长又从抽屉里抽出一张迁移证明。

“你们也来按个手印。”大队长把印泥盒往前一推。

陈建军一把抓起印泥盒,拇指狠狠摁进去。

沈昭云没抬眼,伸出食指在印泥上点了点,在纸上落下个端正的指印。

大队长又在上面盖了公章,只要拿去公社备案一下,这婚就算离成了。

“我的嫁妆和娘家捎来的东西,今天都得带走。”沈昭云突然开口。

队长点点头:“那是自然的。”

沈昭云领着娘家人径直走向何金花和陈宝珠住的大屋子。

她先从炕柜里拖出那床八成新的棉被,接着是那个红漆樟木箱,最后是那个印着红双喜的搪瓷脸盆。

向阳坡大队的社员们今天可算开了眼了,何金花居然能不要脸到这种地步,连儿媳妇的嫁妆都能眛下。

大家都用鄙夷的目光看向何金花跟陈建军。

周婶子更是直接大声嚷着:“哎哟喂,拿媳妇的嫁妆贴补老娘妹子,陈建军你可真是咱们向阳坡头一份的能耐人!”

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后头了,跟何金花斗了十几年,今儿可算逮着机会出了口恶气。

周婶子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晚上回去定要煎个荷包蛋庆祝庆祝。

陈二叔的脸皮抽搐得厉害,他老陈家在这向阳坡几十年攒下的脸面,今儿个算是被这一家子败了个干净!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这还没完。

沈昭云径直走向灶间,从悬梁的竹篮里取下一块风干的腊肉:“上月我大哥送来的,统共就一斤,倒叫陈宝珠吃了大半。”

又径直走到何金花屋里,从大衣柜里摸出个铁皮罐头:“这是我大姐特意给石头补身子的麦乳精。”

陈二叔只觉得天灵盖都要冒烟了,恨不能钻进地缝里去。

沈家人抬着樟木箱、抱着棉被,呼啦啦一下子全走了。

大队长临走前狠狠剜了陈建军一眼,头也不回地往办公室去了。

陈二叔一言难尽地看着低着头一言不发的陈建军:“建军…你…哎…”

他想说点什么又觉得实在没什么好说的,摇了摇头也走了。

社员们三三两两散去,脚步却比来时慢了许多,这样的大戏,谁舍得早早收场?

周婶子走在最前头,嗓门嘹亮:“我早八百年就瞧出何金花不是个好秧子!你们还不信!”

几个媳妇忙不迭附和:“可不是嘛!周婶你看人可真准!”

后头几个年轻媳妇更是叽叽喳喳:“陈建军怕不是让猪油蒙了心?亲儿子饿得跟猴儿似的,倒把陈宝珠养得白胖!”

“等着瞧吧!”周婶子啐了一口,“没了沈家这门好亲,有的何金花后悔的。”

张大伯把旱烟杆往鞋底上磕了磕,叹气道:“去年秋收那会儿,我就跟建军说过——你小子对媳妇好点儿,别总跟你娘一个鼻孔出气,他愣是半点没听。

现在好了,媳妇跟他离婚了,孩子也被带走了,这往后孤家寡人的,日子可怎么过,谁给他洗衣做饭?谁给他缝补衣裳?”

“让他娘给他补呗,要我说啊,陈建军这样的就该跟他老娘搭伙过日子!”平时就泼辣的李寡妇接过话头。

看大家都看过来,她又补了句更狠的,“横竖他们老陈家祖传的偏心眼,正好娘俩凑一对儿,省得祸害别人家闺女!”

“见过疼闺女的,没见过这么疼的,不怪昭云要走。”饶是于婶这个不喜说人是非的厚道人,也忍不住开口说道。

沈昭云可不管这些人怎么议论,她左手抱着襁褓中的二丫,右手牵着石头,脚步轻快地跟着沈家人一起走回榆树沟。

石头紧紧攥着妈妈的手,小短腿蹦蹦跳跳地踩着妈妈的影子走。

今天是他最开心的一天,比昨天还开心。

他知道以后再也不用跟奶奶爸爸还有小姑姑一起住了,妈妈也不会再被爸爸打,妹妹也不会因为被奶奶抢走奶粉,饿得晚上一直哭。

小石头在心里盘算着:到了外公家要第一个起床喂鸡,要抢着帮舅舅铡草,要把外婆的柴火堆码得整整齐齐……

他要做外公家最勤快的小孩!让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喜欢他。

到了沈家,沈父沈母一一谢过今天帮忙的侄子们,就帮着沈昭云收拾屋子,安置好带回来的嫁妆。

沈青山的三个孩子,知道石头跟二丫以后都要住在沈家,也高兴的不行,他们都很喜欢这两个表弟表妹。

石头被表哥表姐们围在中间,小胸脯挺得老高。

他攥着拳头,像模像样地宣布:“等我长到灶台那么高,谁要欺负哥哥姐姐,我就拿烧火棍揍他!”

这话把一屋子大人都逗笑了,六岁的娃娃,个头还没灶台边的笤帚高呢!

沈昭云看着嬉闹的孩子们,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她终于离婚了!

感觉心底挤压多年的郁气都散了!

以后再想法子找一门赚钱的营生,不怕养不活她们娘仨,总有法子把日子过起来。

只要离开陈家,日子就有盼头。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