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岂不知?
“曹军南下在即。”
周不疑一惊,随即明了。
曹操据八州之地,占天下十三州之半!
焉能不骄?
然孙绍不羡,反叹道:
“人于巅峰,常失珍宝。”
周不疑若有所悟。
孙绍遂赋诗回赠。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许昌,满城尽带黄金甲。”
剑拔弩张之势尽显!
曹操览之,大笑。
“这小子嚷着要打我许昌!”
可能乎?
曹军天下无双。
八州之地,八倍于交州!
“粗俗之作,贻笑大方!”曹丕冷嘲。
曹操不悦,他可笑孙绍,因其为婿。
他人不行!
纵然亲子亦不可。
曹丕见父色变,噤声。
内心咆哮:我何错之有?
连曹操亦未察。
孙绍仅逊其一筹。
八岁袭交州,夺七郡。
战功超其父孙策。
若为己子,曹操何忧继承?
梦中笑醒!
“孙绍,吾婿,十五岁能为此诗,你有何资格笑他?”曹操正色。
曹丕被斥,手足无措。
“父亲言之有理!”只得低头,心不服。
“少与司马懿往来,他聪慧,你不配。”
“驾驭不了他,必被利用,我儿岂能如此无能!”
曹操冷笑。
曹丕、曹植争斗,他尽收眼底。
一依河内司马,一傍弘农杨。
外人还以为他已殞地。
忽一人踉跄冲入,泣道:“丞相,大事不妙!”
曹操一看,乃郭奕,心头剧震。
“家父病故!”
郭奕恸哭,悲声刺耳。
“怎可能……”曹操难以置信。
天塌之感袭来!
眼前浮现与郭嘉君臣岁月,难得知己!
袁绍官渡来袭,郭嘉无惧,书“十胜十败”。
“绍十败,公有十胜,兵强无用。”
“绍繁礼,公自然,此道胜一也。”
……
此论大振当时绝望之曹操。
朝臣暗通袁绍,书信如织。
曹操强撑士气,实无胜算!
然为主,必坚信。
郭嘉挺身而出,硬编十胜。
连曹操自感牵强!
此乃最大支持!
“奉孝殁矣……奉孝竟殁。”曹操魂不守舍,栽倒在地。
“父亲!”曹丕急扶。
邺城风声鹤唳。
风雨将至!
郭嘉生性洒脱,陈群屡劾其不羁,求惩。
曹操一笑置之,未尝听从。
不料反害之!
医圣张仲景抗伤寒,九成亲殁于疫。
多年钻研,创“五石散”,载《伤寒杂病论》。
常人服之,身热如仙。
士人称“行散”。
经何晏改良,流传魏晋。
郭嘉三十七病殞,或因行散。
曹操若约束,或可改命。
“是我误奉孝!”
建安十二年(207)。
军师祭酒郭嘉殁,谥“贞侯”。
曹操葬礼后,精神焕发。
人生新志浮现。
南下!
南下!
此念膨胀欲溢!
“吾曹孟德必平乱世!奉孝,你看好了,此吾与汝之约!”
意志愈坚。
同年,爱子曹冲病倒,卧床不起。
曹冲颖悟绝伦,与孙绍、周不疑并称“神童”,惜体弱。
比孙绍幼二岁,幼时有“称象”之智。
曹操甚爱,欲立为世子,与孙绍争锋。
奈何不可比。
孙绍在交州龙腾虎跃,文武双全,近灭乌戈,威震南蛮。
曹冲唯智,体不支。
此刻病倒,对失郭嘉之曹操,乃致命一击!
朝堂上,他咆哮:“天命予我曹孟德!”
“当承前启后,复兴大汉!”
曹军备战南下。
八州动员。
……
与此同时,刘备亦奋起。
徐庶被骗走,荐“卧龙”。
刘备三顾茅庐,得见诸葛亮,相谈甚欢。
“汉室衰,奸臣窃命,备不才,欲兴大业,匡汉室。”
“吾有云长、翼德义弟,赵子龙猛将,独缺先生谋士!”
刘备真情动人,感诸葛亮。
诸葛亮献“三分天下”之策,即《隆中对》。
“曹操拥百万众,挟天子令诸侯,不可争锋。”
“孙权据江东,险固民附,可援不可图。”
“唯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将军可取!”
刘备血脉贲张,似荆、益在握。
“交州孙绍如何?”
诸葛亮一怔,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将军最大敌,乃孙绍!”
“何也!”刘备惊。
“曹南下之日,即孙北上之时。”诸葛亮道。
“乱贼!皆乱贼!欲窃我大汉山河!”刘备怒。
“将军勿急,孙绍少壮雄心,必不甘居曹下,此乃将军之机!”诸葛亮从容。
“夹缝求存?两面摇摆?俺大哥非草包!”张飞不满。
诸葛亮脸黑。
“翼德,休得无礼!”刘备斥。
斥毕,却觉张飞有理。
这日子怎过?
建安十二年末。
韩遂与马腾争斗加剧,兵戈相向。
韩遂势强,马腾难支。
司隶校尉钟繇趁机出使西凉,召马腾至许昌任卫尉。
九卿之一!
实为空衔,霸府在邺城,许昌徒有其表。
马腾欣然赴任,军交长子马超,入许昌享福。
子马铁为骑都尉,居邺城为人质。
子马休为奉车都尉,亦在邺城。
钟繇策下,韩遂表忠朝廷。
曹操西忧尽释。
建安十三年(208)初。
曹操命夏侯惇征新野,为南下开路,被诸葛亮破之。
同年,孙权趁乱欲伐江夏。
“主公,曹、孙绍虎视眈眈,不宜轻动。”张昭谏。
“报仇岂容缓?”孙权怒喝。
遂命周瑜为大都督,统水陆军,吕蒙先锋,董袭副将。
孙权亲领十万军,讨江夏。
黄祖将甘宁郁郁不得志。
曾为江匪,号锦帆贼,黄祖鄙之,功不赏。
初欲投江东,忽忆一事。
孙权将凌操死于其手,仇深难解。
遂南奔交州谋职。
孙绍亲迎,带其观海军。
甘宁见巨舰横海,顿生豪情。
真男儿,当乘此舰!
江中嬉戏,太小儿科!
他献忠于孙绍。
无甘宁,黄祖连败。
江东军破江夏水师,逼夏口。
孙权催三军昼夜猛攻。
黄祖知难守,弃江夏奔襄阳。
程普追击,半途斩之,提首归。
孙权大悦!
五六年三伐江夏,终成!
“孙绍,我报父仇,你有何可比?”
孙权重赏三军,欲回祭父。
功成后,威望大增,江东霸主之位稳矣。
周瑜欲留兵守江夏,张昭竟反对。
“孤城难守,不如退江东。”
“刘表知我破黄祖,必伐我,我以逸待劳,败之。”
“再夺江夏,吞荆州。”
如此想当然,孙权竟允。
刘表确不可缠,否则便宜曹操。
父仇已报,江夏得失无足轻重。
回江东,孙权以黄祖首祭父。
大仇得雪,迈出第一步!
孙权宴群臣,歌舞升平,畅快淋漓!
他遣人携黄祖首至交州,耀武扬威。
孙绍不屑,命投海喂鱼。
如今之人,何等怪癖。
送首级?
纵千金,孙绍不屑一顾。
“祖父仇报,我的父仇也该起,孙权洗颈以待吧。”
孙绍斩使者,令随从携使首及口信复命。
孙权暴怒!
素来儒雅的他,砸尽书房陈设。
“孙绍欺甚,吾必伐交州!”
本欲炫耀,不料孙绍翻脸,连使者殒命。
此乃绝交之兆!
“主公息怒,曹平北方或南下,我伐刘表江夏,他或报复,此刻与孙绍为敌不智!”张纮谏。
孙权险气绝!
数年折腾,斩黄祖。
不料江东反陷困境!
江东未展,曹、孙绍势大。
此消彼长,六郡不再显赫。
或三面受敌!
孙权憋屈,他何错之有,天下为何如此待他!
孙绍只道:活该!
诸侯争霸,不自强,乃死罪。
孙权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与此同时。
荆州风云诡谲。
刘表病卧床榻,危机四伏!
蔡瑁与刘综谋权,长子刘琦危在旦夕。
诸葛亮献计,刘琦请命外放江夏太守。
蔡瑁乐见其去,欣然允之。
大战将至。
建安十三年夏(208)。
曹冲病重。
曹操祭天地,为子祈福。
天妒英才,曹冲未过此夏。
曹操悲恸欲狂。
“上苍何不公!”
曹丕、曹植劝慰。
“吾之不幸,尔等之幸也!”曹操悲叹。
以甄氏亡女陪葬,追赠曹冲骑都尉,命宛侯曹据子曹综过继。
“孙绍,你少一敌矣!”
曹操长叹。
以曹丕、曹植之才,非孙绍敌。
他须在有生之年,平南方祸患!
同年七月。
曹操集五十万军,欲扫江南。
曹仁、曹洪第一队。
张辽、张郃第二队。
夏侯惇、夏侯渊第三队。
于禁、李典第四队。
曹操领诸将第五队。
每队十万。
许褚为先锋!
孔融谏勿动兵,当休养生息。
曹操不快。
御史大夫郗虑曾受孔融辱,趁机谗言。
“祢衡辱您,皆孔融挑唆。”
孔融与祢衡忘年交,互吹甚盛。
祢衡鄙曹臣,独敬孔融,称“仲尼不死”。
孔融赞祢衡“颜回复生”。
曹操怒,使路粹劾孔融。
路粹罗织“聚众”、“谋逆”、“谤朝”、“逾制”等罪,捕之。
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被诛,灭族,时年五十六。
临终求免二子。
子仅八九岁,叹:“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同戮。
可悲可叹!
曹操以孔融祭旗,南下荆州。
诸葛亮劝刘备趁刘表病危夺荆州,刘备拒。
“刘荆州待我厚,怎可背之于危难?”
刘表病重召刘备入襄阳议事,刘备独往。
“吾命不久,请玄德辅长子琦,稳荆州。”
刘备慨然应之。
到了八月。
荆州牧刘表一病不起,终在卧榻上撒手人寰。
荆州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蔡瑁与张允推举刘综接任荆州牧,迅速调兵遣将,欲置刘备于死地。
幸好卢马奋力跃过溪流,保住了刘备的性命。
刘琦从江夏赶回襄阳,只为悼念亡父,却惨遭驱逐。
刘综不过是个傀儡,完全受制于世家豪族的摆布。
蔡瑁和张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面对人心动荡的荆州,以及曹操率领的五十万大军南下。
他们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章陵太守蒯越联同东曹掾傅巽,齐齐向刘综进言,劝他投降曹操!
世家只需换个主公,仍能保住荣华富贵,投降无疑是上策。
“您初掌荆州,根基未稳,刘琦与刘备未必会俯首听命。”
“以如今的局势对抗曹军,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若让刘备担任大将军,总领荆州,无论胜败,您都无利可图。”
“刘备若败,我军必亡;他若胜,您还能安坐其上吗?”
蒯越精准地拿捏住了刘综的心思,也打动了背后的蔡氏家族。
蔡瑁与张允最终点头同意投降。
九月。
曹操大军抵达新野,距襄阳仅数十里之遥。
刘综派使者前往请降。
曹操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刘表苦心经营荆州多年,至少握有二十万精兵。
一场像样的战斗还未展开,荆州竟已拱手归降。
曹操心中不免生疑。
南阳人娄圭献策道:“刘综遣人送来符节,此番投降定是真的。”
符节,乃诸侯身份的象征。
曹操这才接受刘综的归顺,封他为青州刺史。
他顺势收编了蔡瑁的军队,实力愈发壮大。
刘备闻讯,既震惊又愤怒。
“这小子竟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人,真是气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