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窗口,只剩下零星几个排队的人。
秦曼往前走,走廊尽头,飘来食堂熬着小米粥的香气。
她摸了摸肚子,饿了。
没有油水,鸡蛋根本不顶饱。
“秦曼同志,我正找你呢!”
杨晓芸拎着个网兜,刚从食堂出来。
看到秦曼后,眼睛一亮。
“晓芸,谢谢你,手套很适合。”
称呼某某同志,太正式了。
秦曼还有些不习惯,索性就放开了。
这个年代的人,直爽而淳朴。
知道误会了她以后,有好几个人跑到病房道歉。
杨晓芸是属于直接的,还有的人不好意思,塞点东西扭头就跑。
“你找我?”
秦曼刚摸清食堂的方向,脚步很快。
错过晚饭点,就只剩下菜叶子了。
杨晓芸拉住秦曼,小声地道:“走,咱们一起吃饭,我打了红烧肉!”
医院五点钟下班,往常杨晓芸都回家吃饭。
从宋青松那打探到消息,她想着多陪秦曼一会儿。
秦曼是从乡下来的,钱票可能不太够。
一听说有红烧肉,秦曼摸了摸肚子:“这怎么好意思?”
空间里,米面肉豆油等生活必备品堆成山。
在穿书之前,秦曼刚采购了一批物资,正要送到福利院去看望老人和孩子。
只可惜,她现在不方便拿出来。
“咋就不好意思了?之前我误会你,差点酿成大错,你都没有计较。”
回到病房里,杨晓芸熟门熟路地打了一壶开水。
找了一个干净的罐头瓶,给秦曼倒水喝。
她揭开铝饭盒,满满一大盒冒着油光的红烧肉。
“小曼,你看看,肥而不腻。”
杨晓芸眉开眼笑,“咱们医院从国营饭店挖了大师傅,这红烧肉做的一绝。”
要是其余人去,肯定没这个待遇。
杨晓芸的亲姐杨晓蕙是食堂大师傅的儿媳妇。
有这层关系,杨晓芸可谓是医院食堂关系户。
秦曼夹了一筷子,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几乎是入口即化。
她不住地点头:“谢谢你晓芸,请我吃这么好吃的红烧肉!”
“都说了不要和我客气。”
杨晓芸一边吃一边打量秦曼。
一身碎花的袄子,是有些土气。
但是秦曼落落大方,说话办事,一点不像是没见过世面的。
“我在村里当赤脚医生。”
看出杨晓芸有疑惑,秦曼简单说了原主的情况。
原主家里,爷爷曾是老革命。
后来打仗残疾了,不想给部队添麻烦,主动回乡下种田。
十几年前在冰窟窿救了周怀民,再也没上来。
原主的大伯也是军人,跟随大部队离家,杳无音讯。
原主父母更是老实人,经常给下放劳动改造的老中医送吃的。
老中医过意不去,教了原主几年。
原主学了本事,又有高中文凭,就留在村里了。
杨晓芸听了后,放下筷子:“小曼,明天刚好是周末,我和宋医生都放假,我俩陪着你去周家看看。”
“会不会太麻烦了?”
秦曼筷子一顿,有些不敢置信。
她和杨晓芸认识不超过两天,虽然之前有所误会,细算下来杨晓芸也不欠她什么。
秦曼真的没想到,杨晓芸愿意主动揽活。
又给秦曼夹了一筷子红烧肉,杨晓芸笑道:“不过是陪你跑一趟的事儿,有啥麻烦的?”
她差点害得秦曼被人贩子卖了,秦曼都没计较。
杨晓芸发自内心,愿意和秦曼做朋友。
“你初到省城,人生地不熟的。”
杨晓芸没说的是,她对秦曼去周家的事不乐观。
万一周家人有别的心思,她也好出头,帮秦曼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