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医馆挺大,是个三进的院子。
走进大门,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药铺,而右边是李旭给人看病的诊室。
药铺里有三个伙计,正在忙活抓药,药柜子前还站着四个客人在等药。
李旭径直走进了今日关门的诊室,同崔氏和刘明介绍起月娘的事,以及之后该怎么待这个孩子。
李全见父亲和崔姨都无暇顾及月娘,便牵着月娘往里面走去,想着尽快将月娘安置下来。
走过前院,就进了内院,李全牵着月娘的手,在内院的一个个屋子门口走过,做着简单的介绍。
三进院子平面图
“这里是正房,是我爹爹住地地方,这是东耳房,是家中的书房。
这里是东厢房,是我住地地方,你要不要进去看看?
这里是我的耳房,太小了,就不看了。
这是西厢房,空着呢,咱们进去看看……”
走了一大圈,月娘发现,这偌大的内院居然只住着李家父子,她装着好奇问道:“全哥哥,崔姨他们住在哪呢?”
李全简单介绍道:“林伯和林婶子、还有药铺的王家三位大哥都住在前头的偏院。
崔姨和刘叔,还有刘大哥,也就是刘叔的儿子,都住在后罩房。”
他说完,就看着月娘,嘴里还催促着:“月娘,刚刚这几间屋子,你最喜欢哪间?
我觉得西厢房最好,跟我的屋子一般大……”
他一一列举西厢房的好处,月娘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她如今在李全心中是妹妹,在李旭眼里,怕是还不如崔氏和刘明。
既然崔氏和刘明都住到了后罩房,就说明,在李旭心里,同下人关系再好,也有上下之分。
她如果直接入住西厢房,怕是要让李旭觉得不妥。
虽然李旭应该也不会将自己赶出西厢房,但他对自己的印象会大大减分。
她如今来到李家,最终目的是成为李旭的女儿,所以李旭对她的看法还是很重要的。
可她又不想跟着崔氏等人去住后罩房,这就让她在地位上与崔氏等人画上了等号。
更何况,现实中的距离,有时候也会影响两人的心理距离。
她与李全的关系,还不那么牢靠,她如果能住在内院,时时与李全接触,方能让两人的关系继续升级。
所以,她思量几息后,对着李全希冀道:“全哥哥,我想住在你旁边的耳房。”
李全不可思议道:“为什么?那耳房很小!”
月娘皱了皱眉毛,又嘟了嘟嘴巴,做出可怜兮兮的小模样,“我在家里跟全哥哥最好,我想离全哥哥近一点。”
见李全还是不赞同,她接着加码道:“不然我晚上会睡不着的。
而且,哥哥别觉得小。
我小时候跟几个姐姐挤一个屋,那才叫真的小呢。”
她本就生得好看,极容易让人心软,更别提眼前是向来对她没什么原则的李全了。
李全无奈道:“好吧,你如果不觉得小,那就住我旁边的耳房吧。
那里还有一张我小时候睡过的小床呢。
到时候,再让崔姨给你铺上软软的被褥,你一定能睡个好觉。”
两人正要去耳房看看,崔姨就从前院走了来。
她蹲在月娘前笑道:“崔姨现在带你去你的屋子看看,如何?”
月娘眨巴眨巴眼睛,摇了摇与李全一块牵着的手道:“月娘已经跟全哥哥说好了,就住在全哥哥屋子旁的耳房里。”
崔氏吃了一惊,就劝道:“月小姐,那屋子小,哪适合住人啊。
老爷给你安排了很大的屋子,崔姨这就带你去看。”
李全误以为爹爹给月娘安排了西厢房,就急急问道:“爹爹要让月娘住在哪?”
崔姨揉了揉李全的脑袋,笑道:“就是崔姨隔壁的屋子,你从前不是还说那一块住着舒坦呢。”
李全一听,就失望起来,“怎么是那里,离我好远。”
可那屋子确实比自己的耳房要大许多。
他年纪小,从小接触的都是真善美,哪里能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此时眉头打结,纠结的全是大一些还是近一些呢?
然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月娘能住在大屋子更重要。
然而就在他拍板之前,月娘紧紧抱住他的胳膊,大哭起来:“我不,我要跟全哥哥住在一起!
我要跟全哥哥住在一起!……”
她就这么哭着,重复这么一句话,李全这小心脏啊,是又酸又甜的。
当即,他就哄着月娘道:“月娘乖,别哭。
你往后,就跟哥哥住一块。就是你以后可别嫌小。”
月娘停了下来,抽噎着,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才不嫌小呢。
我就喜欢跟全哥哥住一块。
全哥哥救了我的命,我要一直一直跟全哥哥在一块。”
崔氏在一旁脸色难看,她是听从李旭的命令来的。
李旭愿意养着月娘,甚至为了这孩子的脸面,特地让下人都唤她作“月小姐”,却不希望这孩子介入自己和儿子的生活过多,所以他给这孩子挑选了后罩房的大屋子,也不算委屈。
但这孩子,一哭一闹的,就给自己整到内院住着了。
她不知道李旭会不会责怪自己办事不利,固然这件事的源头在李全,但李旭这个做爹的怎么可能会怪自家儿子呢。
此外,崔氏心中也有自己隐秘的心思,她自个儿的儿子,刘年,今年入读县学的学生,尚且跟着他们夫妻二人住在后罩房呢,这丫头又凭什么住在内院呢?
虽然她占的屋子,只是个最小的厢耳房,但也是李旭往日一点不让人沾的内院啊。
崔氏脸上跟打翻了调料瓶似的,忽青忽白的。
月娘是个人精,早观察到她的脸色,虽然自己不可能放弃住在内院,可她也不愿意得罪崔氏。
她擦了擦眼泪,转身看向已经直起身的崔姨,感激道:“月娘知道崔姨都是为了我好,才让我住这么大的屋子。
我辜负了崔姨的好意,对不起。”
当年云氏过世,李旭会让崔氏来照顾儿子,就是因为崔氏这人性子不坏,所以这会儿,崔氏固然有自己的心思,可见这面团似的小娃娃,忐忑地同自己道歉,便也心软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