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3章

吃过早饭,祝余和苏云荷准备一起结伴去最近的集市上逛一逛。

苏云荷仔细将自己做的活计包好,平日里她就靠帮人缝补浆洗、绣些简单的花样贴补家用。

手脚麻利,针线活也细致。

临走前,祝余还不忘把那三个地痞扒下来的衣服也捎上。

虽然料子粗糙,但总归是几尺布,看看能不能换点粗粮或者别的用得上的东西。

祝余对着水盆模糊的倒影左右照了照,觉得自己现在收拾干净了,跟以前那个灰头土脸、凶神恶煞的女地痞简直判若两人。

她暗自琢磨,这里离云亭县还有段距离,应该碰不上林世昌的人,可以稍稍放宽心。

村里原本是有牛车的,去镇上赶集,一人一文钱,方便得很。

可惜大旱之后,为了活命,那唯一的牛也被卖掉了,如今只能靠两条腿走。

好在距离不算太远,脚程快些,一个时辰左右也能走到。

宋承泽领着妹妹站在院门口,眼巴巴地看着两人越走越远。

那个坏女人临走前说,回来会给自己和妹妹带好吃的。

虽然并没有多相信这个坏女人的话,但那双黑溜溜的眼睛里,还是不由自主多了几分期待…

去镇上的路是黄土路,被太阳晒得滚烫,人烟稀少。

日头毒辣,祝余很有先见之明的让大嫂找了两块旧布顶头上,不然这大太阳能晒得人脱层皮。

饶是如此,没走多久,两人脸上身上都见了汗。

这地界儿一马平川,连棵像样的大树都看不见,想找个阴凉地歇歇脚都难。

等好不容易到了镇上,两人在街口分开。

苏云荷去找相熟的布庄和杂货铺,顺便看看能不能把那几件旧衣服处理掉。

祝余则目标明确,直奔镇上的药铺和医馆。

结果一连问了几家,都让她颇为失望。

拿出来的都是些粗制的铁针,针体粗不说,有的上面甚至隐隐能看到锈迹。

这种针用起来疼痛感强,还极易造成感染,后患无穷。

就这样的还很不便宜,一套九针要价二两六钱银子。

祝余站在最后一家名为“回春堂”的药铺门口,抬头看了看招牌,深吸了口气,走了进去。

“客官,您是看病啊还是抓药啊?”一个机灵的小伙计立刻迎了上来,态度很是热情。

“我想买一套行医用的银针,请问你们这儿有吗?”祝余开门见山。

“有有有,您稍等片刻。”小伙计连忙应着,转身进了内堂。

不一会儿,他捧出一个半旧的木匣子。

打开来,里面整齐排列着的依旧是铁针。

只是看起来比前几家的要新一些,打磨得也稍微光滑一点。

祝余眉头微蹙,“伙计,你们这儿就没有更好的了?比如,更细一些的,银质的?”

小伙计面露难色,挠了挠后脑勺,“姑娘,实在对不住,我们这小镇上最好的就是这种了。这铁针虽然粗些,但胜在便宜耐用。您说的那种又细又亮的银针,得去县城甚至州府的大药行才有。那玩意儿金贵得很,一套下来价格不菲,咱们这小地方,即使有货也没啥人能买得起。”

祝余叹了口气,也是这个理儿。

这铁针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对施针者的要求极高,需要精准的手法和力道控制。

而且用前用后都得仔细打磨消毒,麻烦得很,如果要买的话还得多买几套备用。

祝余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划算,这样的话买几套普通针的价格都够买一套精致银针的了。

“多谢你了伙计,我再考虑考虑。”

“哎,好嘞,您慢走。”

小伙计也没强求,客气地把祝余送出门。

此刻正在抓药的王铁柱听到了两人之间的对话,付过账之后赶紧追了出来。

“姑娘,请留步!”

祝余听见声音停下了步伐,转过身,看到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男人向自己走来。

这人脸盘圆圆的,看着憨厚。

但裸露在外的胳膊上肌肉块垒分明,显然是常年干力气活的。

“这位大哥,有事?”祝余略带警惕地打量着他。

那人憨厚地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刚才在药铺里,我无意中听到姑娘想买银针。实不相瞒,我家中恰好有一套,不知姑娘是否有兴趣看看?”

虽然这人看起来老实巴交,但祝余心里还是存了几分戒备。

“看你不像是大夫,家中怎会有这治病救人用的东西。”

王铁柱解释道,“我是铁匠,先前有位客商托我打造一套银针,定金也付过了。只是这都过去半年多了,他也没来取,家里最近又急着用钱,不得已才想把这套银针转手卖掉。”

“那如果那位客商之后又回来了,你该如何向他交代?”祝余追问道。

“无妨,是他违约在先,我把定金如数退还给他就是了。不过,这银针毕竟是用上好的材料,费了不少功夫打造的,所以价格可能会比普通的银针贵一些。”

听到这话,祝余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毕竟自己现在也算是个怀揣着十四两“巨款”的人了,腰杆子也硬气了不少。

更何况还有一身蛮力在身,大不了有不对劲就打,打完再跑。

原主当乞丐那些年,别的没学会,逃命的功夫可是练得炉火纯青。

“那好,我随你去看看。敢问大哥如何称呼?”

祝余还是决定去看看,万一是好东西,错过了岂不可惜。

“我姓王,名铁柱,姑娘叫我王大哥就好,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我叫祝余。”

王铁柱试探着问道,“祝姑娘。我看祝姑娘年纪轻轻,这银针应是家中长辈有人会医术吧?”

“非也,是我自己要用。”祝余直截了当地说道。

王铁柱闻言有些失望,原以为她家中有医术高明的长辈,说不定还能托着看看娘子的病。

可眼前这小姑娘年纪轻轻的,能懂什么医术?还是不指望了。

王铁柱家不远,没有走很久就到了。

“祝姑娘稍等片刻,我去把银针取来给你看看。”

王铁柱说着,便转身进了屋。

“好。”祝余应了一声,开始打量起这家铁匠铺。

铺面不大,但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

前面摆放着一些镰刀锄头炊具之类的物品,墙上则挂满了钳子、锤子等工具,后院里还堆放着一些煤炭铁料什么的。

不一会儿,王铁柱就拿着一个盒子回来了。

祝余打开盒子,顿时眼前一亮。

这些银针做工极其精致,除了基础的九针,居然还有配备的毫针和一些特殊针具。

种类齐全,这一眼祝余就实打实的爱上了。

当初命他打造这套针具的人定是十分懂医之人。

祝余上手摸了摸,这银针的硬度也正好。

材质不像是一般的金银,金太软银太脆,技术不好的话很容易断在体内。

真是越看越喜欢,祝余颇有些爱不释手。

对于医者来说,趁手的工具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王大哥,这一套银针要多少银子?”

“祝姑娘,实不相瞒,做这一套银针耗费了我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敢跟你打包票,你哪怕去县城,也不一定能找到比我这手艺更好的。我如今实在是缺钱,也知道这银针不好出手,所以不多要,一口价,十六两银子。”

听到‘十六两银子’,祝余拿着银针的手一抖,可以是三十两,可以是五十两,怎么偏偏是十六两?

这个数字,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努努力,咬咬牙,好像也不是完全拿不出来。

宋景熙那儿还有六两银子呢……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