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5章

“什么?”曹操震惊失色。

即便袁绍南下官渡,他也未如此失态。

“此乃荆州商贾传言,臣正核查,未及上报,请主公责罚!”荀彧请罪。

交州商贸复苏,消息流传渐多。

“文若何罪?交州究竟何事,快说!”

荀彧娓娓道来。

曹操听罢,大笑:“怎可能?孙伯符之子怎会流落交州?”

“不过八九岁稚子,瞧你们怕成这样!”

荀彧拱手沉默,未置一词。

曹操笑意渐敛。

荀彧行事稳重,从不开玩笑!

他略信几分,仍觉震撼。

谁能在数月间平定交州?

纵刘表倾荆州之力,亦难成事!

可偏偏一个八九岁少年做到了。

曹操征战半生,第二次被惊艳。

第一次是孙策,三千兵扫平江东六郡,开孙氏基业。

第二次……

曹操陷入沉思。

“这孩子与子建同龄吧,看看人家!”

“父雄盖世,子更胜一筹。”

“生子当如孙子逸,刘景升之子如猪犬!”

听罢感慨,荀彧问道:“主公,圣旨还下吗?”

“区区龙编侯,给他何妨!交州牧也一并赐了,若他看上我女儿,也可许之!”曹操豪气挥手。

对他这执掌朝廷之人,爵位官职如浮云。

关键在收揽人心!

为示诚意,他命贾诩为使,速赴交州。

贾诩不敢怠慢,疾驰二十日,踏入交州境。

甫至苍梧,他放缓脚步。

交州偏远,不似中原。

贾诩好奇,孙绍有何本事治一州之地。

在他看来,孙绍多半只是傀儡。

背后必有主谋。

他细察苍梧郡,总觉与中原大异。

最大不同,在百姓精神!

此地之人,脸上总挂着一股昂扬之气,无论何业,皆热情洋溢。

“莫非交州安逸太久?”贾诩疑惑。

辽东、交州、益州,乃中原避战三地。

当他得知官府赋税仅十五税一。

心底猛震,满脸不可思议。

这还是乱世吗?

诸侯不重税,哪来财力?

无财何以征战?

袁绍仁厚,也收四成!

曹操更甚,超五成。

即便如此,他还设“摸金校尉”,掘墓筹军资。

诸侯财政之困,可见一斑。

交州凭何如此轻税?

贾诩按捺不住,欲一探究竟。

交州民风质朴,却带惊人彪悍。

原因无他。

穷罢了。

士燮治地轻松,官员懒散,无甚作为。

连贪污都做不好。

交州穷困潦倒,府库尽鼠患。

除士燮能搜刮些许,余官皆勒紧裤腰带。

故贾诩愈发好奇!

他出身西凉,同样荒僻,羌乱频发。

可交州给他的感觉截然不同。

他不知,这皆因孙绍“威震交州”之效。

百姓精神焕然一新。

汉武帝时,曾推行“移民实边”。

交州不少世家,由中原迁来。

数世纪演变,汉民与土著泾渭分明。

孙绍打破此局。

土著迁入城镇。

为添荣誉,他统称交州人为“越民”。

此名推广,未遇阻力。

秦汉之际,交州即称百越之地。

“越民”之称传开,百姓自豪感陡增。

孙绍得以大展拳脚!

此刻交州如白纸,无世家掣肘,他可随意调整方略。

第一步,便是取才。

察举、九品中正、科举,皆不合他意。

遂大胆开创“鸿都门学取士”!

毕业者,非官即吏。

此举极大激励交州士族!

他们虽名微,却有仕途之心。

鸿都门学毕业生,只忠孙绍一人。

故马良、马谡等,皆被送入学中。

贾诩抵龙编,一路见闻奇事。

如灌溉“龙骨水车”、耕作“曲辕犁”、风车磨坊,皆令他叹为观止。

这些乃匠人自带技艺,意外之喜。

交州赋税为何如此低?

因稻米两熟!

甚至三熟!

与中原迥异。

孙绍推行“军屯”与“民屯”。

军屯乃杂兵农忙耕种,闲时操练。

民屯则复杂得多。

大汉有“军户”制,世代从军。

初增战力,却非人人愿刀口舔血。

孙绍予其出路,将劳力安置“民屯”。

民屯还纳无地百姓。

这与中原世家制大相径庭。

譬如徐州糜竺为商时,仆役逾万。

堪比一小县人口!

此辈皆免税,受世家庇护!

交州绝无此况。

孙绍得一宝地,任他施为。

交州穷山恶水?

未必。

贾诩未入城,便闻呐喊阵阵。

乃陷阵营操练!

“喔喔——”

喊声震天,彩云为之动容。

动作齐整如一。

放眼望去,皆精兵!

他们绕城奔跑,圈圈不息,高强度锤炼!

仅此一军,贾诩便心领神会。

难怪士燮败北!

恐唯有虎豹骑可与之争锋。

随即,藤甲兵队列经过。

贾诩紧盯奇甲,面色骤白。

额头冷汗渗出!

官渡之战,袁绍大戟士让曹军头痛。

乃早期重步兵。

然而。

贾诩眼中,藤甲兵远胜大戟士。

因其灵活异常!

在交州地形遇之,如何应对?

贾诩头痛不已。

忽生一计:“火攻”!

殊不知孙绍藤甲经淬火工艺,高温难侵!

寻常火矢难燃,除非全军陷烈焰。

孙绍岂会留此破绽?

必有地形防范。

“哼,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还朝廷使者,莫非假冒的?”百里直冷嘲。

他乃孙绍亲选侍卫,年仅十六。

贾诩愣住。

他竟被瞧不起?

在朝堂,他地位不低好吧!

闯荡多年,何处繁华未见?

交州荒地,若非主命,他才不来!

“带我见你家主公,他的下马威,我贾文和领教了!”

贾诩语气傲然,却未轻视孙绍。

能占一州,足以证才!

天下十三州,称雄一州者,古今几人?

纵幕后无人,他也郑重以待。

此乃生存之道。

“在下贾诩,参见公子!”

“免礼。”孙绍淡然,年少却透劲秀之气。

贾诩暗叹。

“我主正攻荆州新野,望公子共出兵!”

贾诩直言,亦试探孙绍。

后者却毫无兴趣。

“听说献帝要册封我,才让你在交州晃荡,没这回事?”孙绍质问。

言辞间,清贵威严尽显。

哪像八九岁孩童!

“若您允结盟,朝廷将封您为交州牧。”贾诩抛饵。

“呵,不允呢?”

“在下便回程。”贾诩步步试探。

“曹操诚意不足。”

“非也,我主甚赏公子,只要您出兵,朝廷即封龙编侯。”

“好,我可出兵,圣旨何在?印玺何在?”孙绍痛快道。

贾诩思路一滞。

此子想法天马行空,捉摸不透。

交州牧、龙编侯本是白送筹码。

他含糊应对,当场宣旨。

孙绍合法割据交州!

他命人收好圣旨印玺,道:

“你可回许昌了。”

“君侯,您刚不是允出兵荆州?”贾诩诧异,改口顺畅。

“对,我不食言,只是出兵日子,由交州自定。”孙绍笑道。

话至此处。

贾诩焉能不知被戏耍?

混迹朝堂多年,竟被九岁童蒙骗?

谁信!

“君侯,真当朝廷好欺?”贾诩声冷。

“朝廷若不好欺,曹操怎能独霸?”孙绍反问。

贾诩怒气憋胸,随时欲发。

然而。

他暗赞:此子才思敏捷,擅清谈,不可小觑。

主公诸子中,唯曹冲可比。

“曹操还许了何好处?你这臣子,别藏着,非要挤牙膏似的吐?”孙绍不耐烦。

这态度还想要好处?

完全不羁。

贾诩内心狂躁。

半晌,他调整姿态,儒雅道:“我主愿与君侯联姻。”

“行,让曹操把女儿都送交州。”孙绍笑眯眯。

这不是送人质吗?

何乐不为?

贾诩见其神情,顿觉不妙。

却想不出何处不对。

纯属直觉警惕!

“只要君侯示诚意,如出兵荆州,我主必允。”

“届时可划地而治,荆南四郡归君侯。”

贾诩循循善诱,探其野心。

身为穿越者,孙绍怎会露底?

连至亲,他都不全信。

“曹操拿荆南四穷郡给我,自己占荆北富地,除非送三女补差价!”

噗——

严肃如贾诩,难得笑场。

除非忍不住。

补差价?

当曹操是卖菜的?

“你回去叫曹操备好女儿画像,我要挑最俊俏的三人,不然免谈!”

“若直接送来,我孙绍担保,绝不亏待!”

贾诩面露难色:

主公若允,一世英名尽毁!

“君侯不怕?”

“怕啥?”

“我主平三袁后,统一北方。”

“哦,这个啊,没三五年,曹操成不了!”

三五年后,孙绍自信交州崛起。

曹操连赤壁都啃不下,还想交州?

妄想!

故他丝毫不惧。

天高路远,诸侯自在!

贾诩被怼得无言,显然准备不足。

他感不到孙绍诚意,只得先回许昌再议。

否则怕走不掉。

孙绍行事不循常理!

“君侯既已决意,在下不便多言,告辞。”贾诩硬气一回。

“慢!”孙绍唤道。

贾诩面露喜色,莫非他回心转意?

孙绍拍手,一队侍女捧果盘上前。

“使者远来,我无佳品献陛下。”

“这些交州特产,聊表寸心,请带回许昌!”

贾诩欲哭无泪。

你想坑我?

贡品半路坏了,谁担责?

他不情愿回许昌,向曹操述交州见闻。

“此子豪放不羁,天资聪颖,熟谙官场,极难对付。”

贾诩给出极高评价!

他乃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最擅人心。

却看不透孙绍。

曹操沉吟:“交州荒僻,人稀,不足虑。”

贾诩觉其轻敌,正色道:

“主公须慎之,若荆州、扬州落其手,必成朝廷大患!”

曹操被点醒,恍然大悟。

孙绍乃孙策长子!

若继承江东,岂不与他抗衡?

不行。

绝不行。

思忖后,他决意在交州安插眼线。

遂命人将三女画像送往交州。

孙绍接画像时,神色古怪至极。

曹老板真不要脸?

曹宪四岁。

曹节两岁。

曹华一岁。

孙绍顿感恶意满满!

他记得曹操长女,与他年岁相当。

可偏送来幼女画像。

这么小,能看出啥?

长成歪瓜裂枣咋办?

不过曹节之名,引起他注意。

史载曹节嫁献帝,曾怒斥曹丕,名垂史册。

脾性过关,想必姿容不俗?

孙绍觉得自己像开盲盒!

曹老板爱玩笑,他也不客气,回信命其送曹节来交州。

不料曹操杀招暗藏此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汝父早逝,继母祖母尚在,可随时聘之。”

“我女当风光大嫁!”

孙绍继母乃大乔,江东第一美人。

当时孙绍无力带走母子。

交州至江东要道,皆被孙权封锁。

其祖母吴太夫人,他并无好感。

曹操此招,让孙绍脑中轰鸣。

“不愧天下第一枭雄!”

不过这难不倒他!

他写两封信,交太史慈,嘱咐道:

“此信给孙权,叫他送我弟来交州。”

“若不允,再将另一封送周瑜。”

“遵命!”太史慈肃然抱拳。

商旅往来,孙绍夺交州之讯不胫而走。

起初孙权不信,认定是谣言。

随后,曹操借朝廷之威,封孙绍为交州牧、龙编侯。

孙权再也按捺不住!

近日,他频频梦魇,唯恐孙绍挥师百万,杀入江东,夺他基业。

梦醒后,他又自嘲失笑。

不过一幼童,何足畏惧?

即便孙绍真拿下交州,也不过是倚仗太史慈之力!

对于这位战功赫赫的猛将,孙权百思不解。

为何弃他,转投孙绍?

难道只因孙绍是兄长之子?

荒唐至极!

“若无我坐镇,江东早已分崩离析。”孙权冷哼自语。

他命人备车,携些许食物,前往乌程侯府——孙策旧居。

大乔便被软禁于此。

因孙绍崛起,孙绍威胁骤减,孙权未将母子逐至荒郊。

聊作补偿罢了。

然而。

大乔母子日子清苦不堪。

偌大宅院,竟无一仆役!

事事需亲手操持。

看守士兵仅代买菜米,余皆不问。

大乔还察觉,士兵眼神愈发异样。

每日面对一位肌肤胜雪、明眸皓齿的美人,谁能不动心?

她变卖首饰,收起华服。

细数手中铜板,她轻笑对幼子孙绍道:

“儿啊,咱们又能撑半月了!”

孙绍咿呀作答,似也雀跃。

“母慈子孝,好一幅温情画卷!”孙权拍手而入。

大乔一惊,护住孙绍,强装镇定道:

“仲谋,你来作甚?”

“哈哈!我来看我乖侄儿,不行么?”孙权笑声渐冷。

“此地不迎你。”大乔淡然回绝。

“绍儿,来二叔这,有好吃的。”孙权张臂笑唤。

孙绍探头欲动,却被大乔紧攥。

“嫂嫂,这是何意?难道我孙某亏待了你?”

大乔默然以对,目光如炬凝视孙权。

这眼神却点燃了孙权杀意。

他厌恶这种轻蔑的目光!

为何总有人视他无能?

孙权心念一狠。

忽地。

周泰匆匆跑来喊道:“大事不妙!”

“慌甚?惊扰嫂嫂侄儿怎办?”孙权斥责。

周泰于他,犹如许褚之于曹操,乃心腹护卫。

“孙绍遣使来江东,太史慈亲至!”周泰急报。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