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带着李芳一起去了国营饭店,自从他爸没了之后,他好几天没见着李芳,这几天他妈作天作地的,弄得他心累。
看着温柔李芳,张建国在心里想着,幸好李芳性格和他妈不一样,以前他还没觉得他妈脾气不好,自打他爸没了,他妈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李芳见着张建国对她态度还和前几天一样,心里放松了不少,只是好几天没见了,她总觉得张建国看起来有些疲惫。
直到张建国说要带她去国营饭店吃饭,她才注意到他没骑车,“建国,你的自行车坏了吗?今天怎么没骑车?”
“车子在家了,这几天我不想骑车了,走路上班能锻炼身体。”张建国没法对李芳说是他妈不让他骑车了,感觉有点丢人,随便撒了个谎,也许过几天他妈正常了,自行车还会给他骑。
李芳感觉有点奇怪,哪有人不想骑自行车的,多少人还买不起自行车呢。
但现在不是深究这个的时候,前几天张建国还说要带她去他家里见父母呢,结果这几天没了动静,如果能早点见他父母,他俩结婚的事也就不远了。
她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跟张建国说见父母的事,如果是她提出来,好像她等不及要嫁人一样,最好是有对方提出来,这样她才能多要点彩礼。
张建国和李芳一起往国营饭店走,心里想的却是要不要跟她说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本来好好家,因为他爸没了,家里现在乱成团了。
到了饭店,李芳看着肉包子和红烧肉馋的快要流口水了,但还是和以前一样,等着张建国点菜。
张建国知道她现在工资低,舍不得花钱,以前每次吃饭都会点一个肉菜和几个肉包子,她还和以前期待着今天能吃点肉改善一下。
好几天没见着张建国了,她的伙食越来越差,她就那点钱,哪舍得吃肉。
张建国一想到开工资就要交家里一半,连吃饭的心情都要没有了,本想只点一个素菜,可看着李芳见了他那高兴的样子,他还是咬咬牙点了一盘红烧头,和五个肉包子,外加一个鸡蛋汤。
李芳吃的心满意足,心里越发觉得张建国是最适合她的结婚对象。
“建国,前几天你不是说要带我去见见叔叔阿姨吗?”
张建国脸上带着一点悲伤,“那个…现在恐怕不行。”
李芳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声,勉强才维持住脸上的笑容,语气温柔的开口,“建国,什么原因啊,你看咱俩也谈了这么久,我打算去完你家,等着端午节有时间再带你去我家看看呢。”
张建国一听这话,心里感到愧疚,但还是把家里的情况如实的告诉了她,“小芳,我爸前几天刚去世,我妈太过悲伤,最近情绪不好,等她缓过来我再领你回去。”
李芳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一脸震惊的问道:“啥,叔叔去世了,这…建国你咋不告诉我一声呢,我都没看看,还没去帮忙。”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我忙着处理丧事,没法告诉你。”张建国对李芳的反应很满意,越发觉得她懂事,是个适合结婚的好对象。
李芳心里却是一阵苦涩,在她家那家里有人去世,三年内孩子是不许结婚办喜事的,过年对联什么的都不能贴,这可怎么办。
要是等张建国三年,她可就是老姑娘了,现在村里和她同龄的姑娘都结婚了,有的甚至都有孩子了。
要是再不结婚,她妈又得动歪心思,她弟弟都二十一了,正准备娶媳妇呢,就差家里没钱,拿不出彩礼,要是弟弟有合适的姑娘,她妈一准就得把她卖了,给她弟弟换彩礼。
别看她一个月给家里寄十八块钱,在她爸妈心中还是两个弟弟比较重要,她妹妹随时可以找个彩礼高的对象卖了。
李芳想了想说道:“建国,咱俩的事还是得让家里知道,我们可以晚点办,让家里知道,也好有个准备。”
“等我想想的,主要是我妈现在心情不太好,我现在提这个事好像显得我太没良心了。”
“要不然你先透露一点点,省着直接说让阿姨不高兴。”
“只能先这样了。”
吃完饭张建国把李芳送回皮鞋厂宿舍,满脸不舍的往家走,心里琢磨着要不要把这件事跟他妈说。
要是以前没准他就直接说了,还能和他妈提要彩礼的事,现在他不知道说完,他妈会是什么反应。
等张建国一走,李芳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她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她在心里埋怨起张建国,如果早点带她回家多好,现在她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不嫁给张建国,这块石头就这么堵在胸口,让她上不来气。
张云华把饭做好了,也不见她大哥回家,还是她妈做主说不等了,他们先吃饭,不用留饭,其他人没问为什么。
别人不知道他干啥去了,刘艳荣是知道的,肯定又是见李芳去了,估计俩人去国营饭店吃饭改善伙食了。
等大家刚吃完饭,张建国才回来了,张云华跟他要今天的菜钱。
“我晚饭没在家吃,只能给你早饭钱,晚上的不能算。”
“我做饭也带你那份了,你凭啥不给钱,再说了,不回家吃饭,你不提前说。”张云华反驳道。
张建军和张云珍一想,如果都这么干了, 家里还有人拿钱买菜吗,也站在张云华那边,四个人争执半天。
最后还是张建军机灵的把他妈喊出来了。
“好了,都谁对买菜钱平分有意见。”刘艳荣刚才在屋里算了一下,按现在的菜价,全家一个月也就能花十五元左右。
“妈,这么分钱根本就不公平,有时候加班不在家吃呢,再说了,就我们四个出钱,你还没掏钱呢。”张建国第一个站出来。
其他三人一看有人出头,也都点头,表示认可张建国的说法。
刘艳荣冷笑一声,张建国当然不同意了,他还有个李芳拖累着,当然想着省钱。
“既然大家对平分买菜钱有意见,我决定,以后每个人一个月交十元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