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水县前县委书记张华强来说,自从被巡视组从吕州市纪委的留置点带走后。
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在油锅里煎熬。
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更不知道自己曾经倚仗的那些关系和承诺,是否还靠得住。
尤其是当他意识到,吕州方面似乎急于让他“认罪”并可能采取了极端手段后。
一种被彻底出卖和抛弃的寒意,便如同附骨之疽般缠绕着他。
而与他仅一墙之隔,被关押在另一间临时留置室的秘书小王。
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王名叫王涛,三十出头。
跟了张华强五年,从县委办的一个普通科员,一路被提拔为县委办副主任兼书记秘书。
可谓是张华强一手栽培起来的心腹。
张华强许多见不得光的勾当,王涛或多或少都参与其中,甚至亲手经办。
可以说,两人早已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巡视组将两人分开羁押后,李牧便指示审讯人员,分别对两人进行政策攻心和心理施压。
对张华强,审讯人员反复强调他作为“裸官”欺骗组织的严重性。
暗示他的问题早已超出个人贪腐范畴,上升到了政治纪律层面。
对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同时,也隐晦地提及,外面关于他已经被“抛弃”的传言甚嚣尘上。
让张华强进一步认清楚自己被沙家帮抛弃的事实。
而对王涛,策略则更为直接。
审讯人员一方面向他展示了部分已经掌握的,涉及他经手办理某些可疑事项的初步证据。
虽然这些证据可能并不充分,但足以构成对张华强心理威慑。
另一方面,对小王秘书则明确抛出了“囚徒困境”的选择题:
“王涛,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
“张华强的问题有多严重,你心里应该有数。”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是继续替他隐瞒,负隅顽抗,最终一起被钉在耻辱柱上,前途尽毁。”
“另一条是抓住机会,主动交代问题,揭发张华强的其他犯罪事实。”
“争取立功表现,获得从宽处理。”
审讯人员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
“机会只有一次,而且时间有限。”
“我们也在跟张华强谈话,谁先交代,谁能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是选择忠于一个已经自身难保、甚至可能把你当替罪羊的上司。”
“还是选择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如同两座无形的大山,分别压在了张华强和王涛的心头。
尤其是王涛,他既害怕交代后遭到张华强背后势力的报复。
更害怕万一张华强先扛不住交代了,把自己给供出来,那他就彻底成了替罪羊。
几天下来,王涛的精神状态肉眼可见地迅速垮掉。
他开始失眠、食欲不振,整个人焦躁不安,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犹豫。
终于,在又一个不眠之夜后。
当审讯人员再次找到他时,王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我说……我全说……”
他声音嘶哑,带着哭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求求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不想把一辈子都毁了……”
此时王涛已经放弃了任何思考。
他忘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天真的以为自己交代了就会获得宽大处理。
却忘记了纪检工作当中的不成文的规定。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
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王涛的交代,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将张华强苦心经营多年的黑色网络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他不仅详细交代了自己是如何按照张华强的指示。
利用职务之便,帮助其收受贿赂、处理赃款、打点关系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条极其关键的线索。
张华强多年来一直通过吕州当地一个极其隐蔽的地下钱庄。
将大量非法所得资金转移到境外,汇给在美国的妻儿!
“那个钱庄老板叫黄三,外号‘吕州老三’。”
“表面上是开典当行的,实际上能力很大,专门帮人洗钱、转移资产。”
王涛交代道。
“张书记每次都是让我把现金或者一些银行卡交给黄三。”
“黄三再通过他境外的渠道,把钱换成美元打到……打到指定账户。”
“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不太清楚,但每次金额都很大,至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地下钱庄!
非法转移资金!
李牧和林风得到这个消息,精神都是一振!
这不仅解释了为何张华强的银行流水如此“干净”。
更直接坐实了他向境外转移资产、为外逃做准备的犯罪事实!
这比“裸官”本身性质更为恶劣!
“黄三的典当行在哪里?”
“你和黄三是怎么联系的?”
“交易细节是怎样的?”
“境外的收款账户信息你知道吗?”
李牧立刻追问。
王涛不敢隐瞒,将他所知道的关于黄三典当行的位置、联系方式、交易习惯等细节。
以及他偶然瞥见的几个境外收款账户的片段信息,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来。
就在王涛这边取得突破的同时,巡视组驻地也开始陆续收到大量关于张华强的匿名或实名举报信。
这些举报信,来源各异。
有的是清水县的普通干部群众,有的是吕州市的商界人士。
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市直机关内部。
举报的内容五花八门。
涉及张华强在工程建设、土地审批、人事任免等各个方面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作风霸道等诸多问题。
林风敏锐地意识到,这并非偶然。
很显然,随着张华强被巡视组带走调查的消息逐渐扩散。
以及他长时间“杳无音讯”。
那些曾经依附于他、或者被他打压过的人,都开始坐不住了。
那些曾经的“羽党”,眼看主子倒台,且迟迟没有等来任何“保他”的消息。
反而听到了各种关于张华强即将“全面交代”的传闻。
当然这些传闻,不需要巡视组刻意散播。
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自然会脑补出来一出大戏。
为了自保,这些人开始纷纷抛弃旧主。
将手中掌握的证据和线索主动或匿名地交出来,试图撇清关系,甚至争取立功。
而那些曾经被张华强打压或得罪过的人。
则趁此机会,将积压多年的怨气和掌握的“黑料”一股脑地捅了出来。
希望能借助巡视组这把“尚方宝剑”,彻底扳倒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县委书记。
一时间,各种证据和线索如同雪片般飞向巡视组。
其中不少都与王涛交代的地下钱庄线索形成了相互印证。
张华强苦心经营的“堡垒”,正在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