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9章

公婆全都给了小姑子,一分没要。

俞晓曼真是想不通,小姑子是外头捡来的,又不是二老亲生的。

这彩礼钱起码要收个三百块吧,不然白养那么大啊。

公婆非但不收,还想倒贴钱。

而小姑子嫁的好,也不知道帮扶家里。

俞晓曼不止一次,让她帮忙,将娘家几个堂弟子侄,送进部队里。

她男人一句话的事,她硬是不松口,帮这个小忙。

生三孩子搁娘家养,每月就只上交个50块,关键这钱给到公婆手里。

转一趟,还不是花在母子四人身上。

俞晓曼看到过她男人寄过来的汇款单。

整整120块!

加上她自己的工资,厂里八级工人都没她收入高。

小气巴拉,就只给家里这么点。

大姑子也是,医院为职工提供福利住房。

她不带着孩子搬过去住,还赖家里,每月也只上交50块。

最气人的就是自家憨包丈夫,常年不在家,工资77块。

居然也像傻子一样交50块给父母。

以后整个家业都是他来继承的,还用得着交钱吗?

俞晓曼气到心绞痛,拿他根本没辙。

幸好她自己的工资都是捏在自己手里的,没有上交。

不然她日子真没法过。

驴粪球儿外面光。

她娘家人口多,堂亲表亲等兄弟姐妹加起来三十二个。

属她嫁得最好!

孟家的收入放在市里,也是数一数二,住二层小楼。

俞晓曼不想忍也得忍,再讨厌大姑子小姑子,也不敢明面上摆脸色。

平日里她找好借口,偷个懒,耍耍滑头。

面子里子都有了,谁也拿她没辙,说个不是。

小姑子即使反了天了,谅她也不敢指挥嫂子,去洗碗。

孙媳妇格局小气量小,鼠肚鸡肠。

孟老太太不想在精明过头的蠢人身上多费心思,给自己添堵。

既然你假孝顺, 表面功夫做足,那也甭想捞到好处。

儿媳妇身上缺点毛病一堆,但孟妈有一颗包容心。

把她当成女儿对待,不会过多苛责。

懒点就懒点吧,都是一家人。

从古至今,社会对女性要求都太苛刻了,对男性百般纵容。

孟徽雪胃口好,吃了两大碗疙瘩汤,五个榆钱窝窝。

孟妈还在担心她没吃饱。

孟徽雪摇头:“不要了,妈,我吃饱了的,中午碳水吃多了,下午容易犯困。”

孟妈不懂年轻人的想法,饭怎么会叫碳水。

但她知道,吃多了,会撑坏胃,难受。

就没有再劝女儿多吃。

孟微雪吃完,主动把碗盘收了去洗。

就三个碗,一个盘子和料汁碟而已。

她不觉得干点家务活就是吃亏了。

如果一家人连洗碗这样的小事都要计较掰扯清楚,自己洗自己的碗不管家人。

那这个家也太不团结了。

如果事事都要计较,孟妈就不会把她捡回家,当成亲生女儿抚养了。

孟徽雪一直觉得自己是世界最幸运的人。

竟然就那么好运遇到孟妈,和奶奶、孟爸、大姐、二哥成为一家人。

孟妈在厨房重新给孟爸煮疙瘩汤,煮好装进保温壶。

又多装了几个榆钱窝窝。

孟徽雪骑自行车送她去医院。

出门前,老太太特意嘱咐,让她们先别把顾念念找上门来的事告诉孟爸和大姐。

等晚上大姐下班回来,开个家庭小会,一起商量。

孟徽雪懂老太太的意思,不想让这事去分大姐的心神。

大姐工作忙着呢。

到了医院,大姐还在手术室没出来。

孟爸骨折,需要陪护照顾,洗漱擦身。

他拒绝让女儿或是儿媳来照顾。

女大就要避父,儿媳是妇女同志,都不能来照顾糟老头子。

不像别的老人,老了就让老伴女儿或是儿媳端屎端尿,洗漱擦身子。

儿子没在跟前,就花钱请了护工,这样大家都轻松自在,不受累。

城市青年太多了,而就业机会少之又少。

如果没法妥善安置,青年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在街上瞎溜达,容易串联聚在一起。

社会就会出现动荡,犯罪率也会升高。

‘上山下乡’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工人子女能安排上工作的,都会去找关系找门路。

安排不上的,就下乡,农村有的是活干。

孟爸病床前,面嫩的青年小杨就是子承母业,在医院当护工。

年轻人脸皮薄,做事倒是勤快。嘴巴不太会讲,说话磕磕绊绊。

“孟阿姨…孟姐…你们来了,请,请坐。”

“欸!小杨,辛苦你了。吃饭了吗?”孟妈问。

“吃了。”护工不需要管饭,小杨提前吃过了。

孟妈取了个榆钱窝窝给他,“来,阿姨今天做了榆钱窝窝,你尝尝。”

他推拒几次,实在拒绝不了孟妈的盛情,才红着脸收下,站到一边慢慢吃。

孟爸住的是双人间病房,他是靠窗位。

孟妈也分享给另外一床的病人和家属,几个榆钱窝窝。

礼尚往来,别人也拿了东西给孟妈。

干红枣,以及一大把紫红的桑葚。

桑葚这东西很难得,给的人说是住城南郊的亲戚送的。

其实是恰巧碰见农民老大哥,捧着篮子在偷着卖,八分钱一茶缸。

看破不说破。

病人心里在责怪家属浪费钱。

这个季节,山林里野生的桑葚还没完全熟透,口感不佳,酸涩,泛着丝丝苦味。

家属初衷只是想给病人弄点吃的补补。

没想到会上当,尝的时候是甜的,买回来味道就变了。

小小一颗桑葚,不好摘取。

摘满一篮子,起码要一两个小时,挣钱不易。

乡下农民看天靠地,挣工分吃饭,农活重,又苦又累,收入还很低。

比较落后的地区,工分低到几乎没有任何经济保障,靠吃救济粮。

种地根本赚不到钱。

一些人就铤而走险,背着副食土特产,打着看望亲戚的名义,上城里来,悄悄卖。

计划经济,部分城里人手里有钱有票,但供应有限,很多东西都难买到。

能从乡亲们手里换取市场上买不到的稀罕东西,自然是求之不得。

大家各取所需,双赢的买卖。

孟徽雪偶尔碰见这种偷着卖东西的人,会顺手买上一些。

孟妈喂孟爸吃疙瘩汤。

孟爸吃两口说:“淡了点,没我煮得好吃。”

孟徽雪默默吃桑葚。

孟爸应该是皮皮虾转世,每天都要皮一下才开心。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