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说看的我后背凉嗖嗖的,总感觉有个纸人在我后边。
作者脑洞怎么能这么大呢,咋想出来的点子?
这个还真就得用第一人称写,不然都没这个味儿!
在一众编辑的嘶嘶哈哈中一上午就过去了,看完之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小说,然后一群人时不时的问一下张洪旧梦更新了没有。
张洪:“你们是真没吃过细糠,幸亏我是旧梦的直属编辑,有更新我第一时间看,嘿嘿嘿。”
主编办公室里的刘宁临到中午才忙完手里的工作,一扭头看到了放在桌子上打印好的稿子。
这才想起来早上张洪来找自己的事情,拿起来稿件随便看了一眼,想要看看这个旧梦的新书。
然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刘宁饭都忘了吃,看到最后一句之后急冲冲地跑出来问张洪:“后续呢?”
“啥后续?”张洪问道。
“《鬼吹灯》的后续啊!”
也就是幸亏刘洋中午的时候把今日份的更新提交了,不然整个编辑部的人都得浑身难受。
自从上一本书完结之后,刘洋想着每天更新2万字,有时间就多码点字,多挣点钱。
张洪拿到今日份更新后,眼睛瞪得溜圆。
梦哥不会真脑子出问题了吧。
从每天3000字到每天2万字到底经历了什么?
编辑们爽了,读者就更爽了!
要知道一天2万字是什么概念。
一个正常人一个小时的码字数量大概在3000字左右,这还是在抄的情况下,抄2万字都需要7个小时。
写小说还不一样,需要构思。
难不成梦哥浑身上下全是肝儿?
其实也没有,作为一个两世资深宅男,刘洋的码字速度可不是盖的,而且他也没有构思,纯纯的跟着脑子里的记忆在写。
要是实在记不清楚的,有个大概故事脉络,自己编呗。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过这种题材的小说,把这个小说拿出来纯属开辟了一种新的小说种类。
真、开山鼻祖是也!
王立是一个资深的悬疑小说爱好者。
他一直认为第一人称是最不容易看进去的写作方式。
他曾经试图阅读了好几部第一人称的小说,可每次都在前5章弃书,完全看不下去。
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第一人称的小说。
在蓝星的市场能够证明,第一人称是失败的,自古第一人称的小说就没有爆过。
光从第一人称来说,这本《鬼吹灯》就是失败的。
但是经不住大量书友的好评,王立还是决定看一下,大不了就弃书呗。
王立按捺住内心的不屑,咬着牙看了下去,这部小说的世界观和剧情徐徐展开。
扎纸人能够立起来做自由的动作。
四大派系《发丘 摸金 搬山 卸岭》
人点烛,鬼吹灯
进入古墓需要在古墓的西南角点燃一根蜡烛才能开棺,蜡烛熄灭必须迅速撤离,不可以拿墓里的任何东西。这都是祖师爷千年传承下来的,万万不可破!
刚开始,王立看的很快,大概扫一下剧情就略过。
就像小时候看课文书一样,囫囵吞枣般看书。
但是当剧情慢慢展开,各种规矩和设定出现的时候,王立被吸引住了。
“有点东西啊!”
他揉了揉眼,继续往下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点击鼠标的手却没有停下来过。
当故事深入进去以后,当一件件奇怪的物品,一种种奇特的生物展现出来的时候,王立被深深的吸引。
这个小说看似奇异,里面的东西看着古怪,可每一桩每一件都符合地理知识以及五行八卦。
现在的王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非常认可书友们的夸赞。
要写这一本书涉及到的知识简直不可想象,天文地理,五行八卦,除此之外还需要惊人的脑洞和缜密的心思。
这是一部真正的开山之作,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类型的小说。
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本披着知识外套的小说,只要认真探讨小说里的各种物品乃至动植物,你都可以在现实找到答案。
除了这些,书里的人物也是各有各的特色,胡八一,王胖子,雪丽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都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光靠想象力还不行,作者还得把各种人物,事件,物品串联在一起,才是组成这个小说的重要因素。
“粉了,粉了!”王立全然忘了自己读这本小说之前的怀疑和抗拒。
真香!
从中午开始看这本小说,看到现在,王立只感觉自己腰酸腿疼。
废话!
谁能坐在凳子上半天一动不动。
书评区里只有清一色的赞叹和对于接下来情节的希冀。
催更是倒是没有了,一天两万字催什么更,再催,又恢复3000字怎么办!
刘洋也没想到这部小说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甚至造成了人传人现象。
新鲜事物对于网友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而且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思维的天马行空,学识的浩瀚如海,逻辑的缜密程度。
盯着书评的编辑们看到了来自读者的反馈。
一位名叫王立的书友说道。
作为一个悬疑小说爱好者,今日有幸拜读《鬼吹灯》,只觉得惊为天人,这是真正的开山之作,是一种新的流派。
紧接着,五花八门的评论冒了出来,但无一例外全是夸赞。
编辑们心中想着,这本书要火,谁都拦不住。
另一边的刘洋倒是没有时间去看书友的评论。
大早上起来先把今日更新发出去。
李清婉过来找他,说今天经纪人就到了,本来刘洋想着要不然让人直接来家里。
又省钱又方便。
李清婉说不行,必须得上外面,不能让经纪人知道她跟一个男的合租。
而且一旦经纪人知道他俩合租就没办法给刘洋的那首歌一个合理的价格了。
随后拉着不情不愿的刘洋来到了一家咖啡馆等待。
“喂,婉姐,我和张姐到这家咖啡馆楼下了,你到了吗?”王小霞的电话打了过来。
“在里面,你们直接上来吧。”李清婉回道。
“好的,马上。”
5分钟之后,经纪人张姐带着小助理王小霞走了上来。
看到刘洋之后,王小霞眼睛一亮,这小哥哥真帅。
张姐却在内心质疑,年龄这么小能写出什么好歌,这怕不是在胡闹吧。
李清婉给张姐递过自己的手机,听着手机里传来李清婉的吉他清唱。
听完之后张姐打了个激灵。
这首歌太适合李清婉了,空灵的嗓音和这首歌简直是绝配。
“这首歌可以,挺不错的。”张姐认同了。
既然决定了要这首歌,张姐开门见山的拿出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