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小院离大柳树也二三十步的距离,两句话之间就已入了院子。
梁家小院里一共也就三间屋子,梁婶子给秋田端了一碗水:“秋儿,你今后有啥打算?”
“婶子,我还啥都没有来得及想呢?”
“那也是,毕竟是相伴了那么多年的人,你们又自小一起长大。不过,秋儿,你也要想开点,他那病是娘胎里带来的,这些年又日常病着,他这一去,对他来说,也算是种解脱。”
“婶子,我不伤心,我看得开。”
“那就好,你还年轻,也得早早地为自己打算,有什么需要婶子帮忙的,就来跟婶子说。”
梁婶子说着拿出一双新鞋来:“秋儿,这几年常得你照顾,婶子也没有帮到你什么,还是如往年一样,每年给你做一双鞋。”
“谢婶子了,婶子做的鞋最好穿。”
……
秋田在梁家坐了一刻钟出去,柳树下又多了几人,陈实的娘李氏正站在那边跟人说话。
“石头娘,你家今年收麦子够快的,别人家都还在忙活,你家的粮食都进仓了。”
“那是,眼看就要下雨了,别人家还在抢收,她家就等着雨落下来,收水插秧了。”
“今年是快一些,他们四爷子一起干活来劲。”
“这两天没看到你家陈实,又出去忙活了?”
“是呢,前天辗完麦子下午就走了,急戳戳的,天都快黑了还要走。”
“他出去做事挣钱,你有啥急的?”
……
秋田已经走远了,听不见柳树下的声音。
原来他前天就走了,前天她去哪里了,哦,去山上给兆永烧七。
头天晚上都没有听他提及,想来是临时有事,她当时又不在家,就来不及说一声吧!
当天下午就下起了大雨,村里人都在冒雨耕田,秋田无事可做,就用一个破篮子弄了些干草,给黑熊搭了个窝。
几天下来,黑熊已经很黏她,脚前脚后地跟着。
大雨断断续续的下了一天多,直到隔日才停下来,到处一片湿滑,菜地也是一片泥泞,什么都做不了。
秋田背着背篓往后面那条溪水处走,上次在那溪水里拣的蚌壳里有珍珠,她心里记挂着。
到了小溪近处才看到,以前只一股水流的小溪,此时溪水上涨好多,浑浊黄色的河水十分湍急,比村子前面那条河流的水急得多。
在溪水边走了一圈,看来今日是拣不到蚌壳了,只能往山林里去,拣些菌子之类的回去。
大雨过后又是几天大太阳,天越来越热,秋田每天都外出去扯过路黄和金银花,又去了山后面寻条小溪两次,拣回十来蚌壳,但她期望的好运没有降临。
这天,秋田正在菜园里拔菜豆藤,菜豆藤已差不多枯死,她要将其拔掉,把地翻出来栽红苕。
“秋儿,秋儿?”是罗氏的声音。
距离上次罗氏过来已经十多天,人也大变了样,黑了不少。
“娘,”秋田对罗氏的变化很吃惊。
“不认得娘了?都晒成黑炭了。”罗氏面色有些委屈。
“张叔不是不用你下地?”
“再不下地,也要送饭,看麦子,累得气都喘不过来,这一回干的活比前几十年干的还要多。”
罗氏过来,秋田摘了些菜便不再干活,一起回院子里去。
“汪……汪……”
“哎哟,哪里来的小狗,这漆黑的,这么小就知道看家了。”
“娘,它叫黑熊,我取的名挺适合它的吧。”
黑熊来了吴家院子快十天了,长大了些,不再是圆滚滚的一团,听到外面的动静也会汪汪地小声叫。
“适合,适合,哪里来的?”
“听说是从陈金元家捉来的。”
“也好,你一个人住,有条狗帮着看家也好。”
俩人说着话在正屋明间坐下来:“秋儿,你林婶子近来来过没有?”
“过来过一次,问我今年还买她家的粮不?后来就没再过来。”
“你答应她了?”
“嗯,娘,她说还跟往年一样,我让她给我留一些。”
“那就算了,我想着如果你没有应下,就从我家拿粮,我家粮食应该有多,差不多够你一人的,多的又不是很多,多一点点拿到集市上去卖还麻烦。”
“那明年吧,今年我已经答应林婶子了。”
罗氏说从她家拿,秋田自然不会当真,说拿也是买,张铁匠家有五亩水田,两亩旱地,家里人口不多,但父子俩应该都是饭量很大的人,有余粮也不会多。
“娘,忙完了吗?”
“还没有,秧没插完,麦子也还没有辗,还有得忙,我是累得不行了,想着来你这里坐坐,喘口气躲会懒。”
秋田也看出罗氏满脸的疲惫,罗氏本就不出生在农村,前些年在吴家时最多也只在家里干活,菜地都去得少。
秋田拿了十只鸡蛋出来,连同刚才摘回来的菜一起装在篮子里:“娘,这些菜和鸡蛋你拿回去吃。”
张家父子虽说会打铁,地里干活勤快,但菜种得少,家里鸡也没有养一只。
菜种得少是因为他们太不会做菜,从张铁匠大女儿张二妮前年春天出嫁后,父子俩在吃食上都是胡乱对付着。
养鸡是细活儿,两个大老粗养着养着鸡毛都没有看见了,后来就干脆不养了。
“秋儿,菜娘拿走,鸡蛋娘就不拿了,你留着卖钱过活。”
“娘,这天气热蛋不能久放,下蛋的鸡又少,没几个蛋我也不想多跑一趟,还有花摊位费的钱。”
罗氏便不再拒绝,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就急忙忙的赶回去,说家里的事多得堆成山,还要做午食。
到了五月初,新栽的红苕也活了过来,附近能种东西的地方,她都点上了豆子。
原来该到的月事已经过了两天还没有来,她心中开始默默的期盼着。
旺龙镇赶集的日子是逢三、六、九。
五月初三的这天,秋田一早就往镇上去。
背篓里装着最近集起来的四十二只鸡蛋,原来应该有六十多只的,给了罗氏十只,这些日子她自己也吃了几只。
过路黄和金银花一起大概有七八斤,最近雨下得多,集起来的并不多。
村口的牛车在等客,秋田还是选择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