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知道了。”
董大郎心不在焉。
江素雨看不下去提点一句:
“既然喜欢人家姑娘,那就振作精神抓紧赚钱,只要没公开定亲,你都有机会不是吗?”
董大郎豁然看向江素雨,眼神瞬间绽放强烈的光彩:
“谢谢,我会多编几个框,多赚钱!”
董大郎瞬间如同打了鸡血,呼呼吃了三碗竹米和大半碗狍子肉,野菜一筷没夹。
江素雨想说蔬菜也要吃点,才能营养均衡。
想起他们天天吃没有盐的野菜汤,到嘴边的话又给收了回去。
董二郎拿起书准备躲懒:
“我还要看书,就不和你们上山了。”
董母满心欢喜,刚准备摆手让董二郎快去温书,被江素雨打断:
“就你手里那本书,最多两天就能倒背如流。
你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吗,还能只读书不干活?
圣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就算你考上状元当了官,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如何替百姓谋福祉?”
董母一个劲点头,双眼亮闪闪:
“哎呀,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懂得的道理就是比我们贫寒人家多。
二郎,听到了吗?快背上背篓,与我们一起上山干活。”
董二郎恶狠狠剜了一眼江素雨。
江素雨笑着瞪回去,嘴角的弧度莫名让董二郎打了个冷噤。
不得已,他只能放下书,背起背篓跟在他们后面。
江素雨回头看向董二郎威胁:
“别想半路开溜,我会一直盯着你,如果你跑了不干活,今晚就别想上桌吃肉,继续喝你的野菜汤和粗糠粥。”
董二郎想杀了江素雨的心都有了,一步一步踩得很重,似乎想把江素雨碾压成泥。
江素雨完全不在意,悠哉游哉走在最前面,时不时还和金毛说几句别人听不懂的话。
董二郎碰了碰董三郎的胳膊,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小声蛐蛐:
“姓江的是不是这里有问题,怎么和狗聊天呢?”
董三郎不关心江素雨和谁聊天,脚步加快几分道:
“二哥,快点走吧,山上不安全,天黑前务必要下山去,没多少时间了。”
董二郎撇了撇嘴,快步跟上,不一会儿来到江素雨打竹米的林子。
董母不确定道:“这就是竹米吗?为什么和我们吃得不一样呢?”
江素雨放下背篓,边给众人示范如何收竹米,边解释:
“竹米又叫竹实,我们中午吃的竹实是炒干脱壳的,所以看上去不太一样。”
众人了然,纷纷撸起衣袖采摘。
董母等人都是干习惯农活的,没多大会儿就上手了。
金毛进了山就开始撒欢,四处寻找猎物。
不一会儿,刁了七只野鸡、六只兔子把珺墨渊的背篓塞成小山。
董二郎见状吞了吞口水,不知道是馋的,还是害怕。
“汪汪汪!”
金毛朝着董二郎一通吼,吓得董二郎猛烈哆嗦,忙不迭加入收集竹米的队伍。
江素雨撸了撸金毛的下巴,偷偷给它竖起大拇指。
珺墨渊莫名给了金毛一个暴戾,打得金毛嗷嗷抱着脑袋趴卧在地。
董家众人齐齐缩了缩脖子,采摘竹实的动作越发快速。
啧啧,金毛都怕他,疯子好暴力呀!
江素雨的嘴角抽了抽,决定珺墨渊不在的时候再和金毛玩儿。
这个男人也不知道伤了哪根神经,阴晴不定,捉摸不透。
江素雨叫上金毛往竹林深处走,四处寻找刚开花还没有结果的竹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她找到一片。
江素雨的脑海立即浮现用竹花和稻花授粉杂交,培育竹稻的步骤。
感谢钟爷爷几十年呕心沥血的研究,让自己捡了个现成。
上山时,江素雨有意识地问了董母,家里稻田的具体位置。
还特意让董母绕道带她去确认过。
这会儿,大大方便江素雨开展种植研究。
她采集竹子的花粉,再用董二郎唯一的一支毛笔给稻花授粉。
授粉的过程中,发现董家的稻田密密麻麻。
一看就是直接将稻种撒在田里,让种子自由生长。
少了育苗插秧的步骤,肯定会减产大半。
江素雨只能亲自下田,拔掉那些长势不好,不会开花的稻苗。
这事儿没打算告诉董母,她没办法给一个古人解释科学育苗和人工授粉。
只能等秋收时,对比别家稻田,才能看出区别。
江素雨走到哪儿,珺墨渊就跟到哪儿。
江素雨做什么,珺墨渊就有样学样,还拔掉几棵好的秧苗。
江素雨心疼得哟!
无招,她只能手把手教珺墨渊怎么做。
好在,珺墨渊看上去疯疯癫癫,学习能力倒是一流。
江素雨只教了一遍,他做了几次就融会贯通,还真是个不错的帮手。
忙活了一下午,江素雨只处理了一亩地,累得腰酸背痛。
农民果然是最辛苦的职业。
江素雨带着珺墨渊洗干净脚,穿鞋回到董家。
董母他们已经把金毛猎到的野鸡和兔子背了回来。
还采了三大背篓竹米,少说一背篓有二十多斤,用麻袋封了口装得极好。
董母笑盈盈拎着一大篮子竹米,走到江素雨面前道:
“这是我们单独采摘今晚吃的,要怎么做?能不能教我……”
“教”字刚出口,董母的话卡在嗓子眼,古代技术和手艺都是祖传的,轻易不能透露。
感觉到自己说错话,她特别局促不安道:
“我不是故意要学技术,我刚才只是一时激动说错话了。”
董二郎愤愤不平道:
“娘,江素雨叫你一声干娘,就是我们家的一份子,告诉你竹实的脱壳方法怎么了?
再说,她把我们带上山,辛辛苦苦把指甲都摘劈叉了。
她自己却不知带着疯子和狗,上哪儿溜达去了,学她点技术怎么了?”
董母的脸色一变,一巴掌拍在董二郎胳膊上,怒声喝斥:
“快给素雨道歉,她发现了竹米,金毛又打了那么多猎物,休息一下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