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香的味道在舌头上慢慢散开,很快整个口腔都是肉香味。
“妈呀,这也太香了,香迷糊了简直。”李大木嚼着猪油渣,拍着大腿。
王氏一把捂住他的嘴巴,一脸恨铁不成钢:“瞧你那出息样,给我小声点。”
“这玩意儿是真的香!”
李梨又伸手往王氏嘴里塞一块后,又往每个孩子的嘴里都塞一块。
“天爷爷啊,这也……太香了。”王氏一激动,低低呼出声。
“天哪,太好吃了!”
“真的好好吃!”
“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纷纷露出了满足的神情,王氏捂住自己的嘴巴:“你们给我小声点!”
“嫂子,由着他们吧,咱们总不能一直遮遮掩掩的。”
王氏这才作罢,看着李梨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梨花,你买米了吗?”
不是她扫兴,也不是她不相信梨花,但五十文钱是大家的口粮,猪油渣不吃不会饿死,但是没粮食吃是会饿死的。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看向李梨,也不激动了。
“舅舅,舅妈你们放心吧,我娘肯定买了,刚我看了背篓里好多东西呢!”
“没买也没事……”
“我买了,还在背篓里呢!”李梨打断李大木的话,她知道王氏现在对自己的信任和怀疑是反复循环。
毕竟,曾经“她”是多么的离谱。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就怕又吵架,吵架严重起来那是会掀屋顶的。
王氏的心落回肚子里,看着李梨的眼神不禁多了几分佩服。
“买了就好,梨花,嫂子也是担心。”
“嫂子,我知道的。”李梨是真的不恼,反而还笑眯眯的。
“你这婆娘,我妹子现在靠谱的很。”
王氏斜了李大木一眼,就知道维护你妹子。
李梨不想他们继续拌嘴,不然待会儿还可能会吵起来。
“李山,李水,你们过来。”
李梨用大海碗盛了大半碗猪油渣,又从背篓里拿出那一小包饴糖,拿出来两块:“给你们三婶送过去,等你们回来我们开饭。”
“糖!”
“姑姑你买了糖?”
“是糖!”
天哪!是饴糖!大家的眼睛紧紧盯住那一小包糖,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是糖,每个人都有,咱们吃饱饭后再吃,今晚吃猪油渣拌米饭。”
嘶~
就算是王氏和李大木,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更别说孩子们了。
李山和李水拿着猪肉渣,又拿一片阔叶子包住,急匆匆往许氏那边跑去。
“妹子,你怎么做到的?”李大木一脸崇拜的看着妹子,不愧是他的妹子,就是不一样。
王氏这会儿脸上的笑意怎么藏都藏不住,没有去反驳的大木。
她看到了背篓里的粮食,看到了小姑子真的变了,她由衷的高兴。
她决定,以后都不怀疑小姑子了。
“梨花你也太厉害了,这点药材能卖这么多钱?”
李梨拿出剩下的40文钱递给王氏:“嫂子,我还花了家里的十文钱,这剩下还给你保管。”
王氏不知道说什么好,连忙把钱退回去:“梨花,这钱就给你收着吧!今天你为家里花了不少。这些你拿着是应该的,嫂子谢你了。”
“就是!妹子你听你嫂子的,拿着!”
李梨当然不肯,拉着王氏的手,把钱放进王氏的手里。
“嫂子,我花钱大手大脚的,你让我拿着,指不定明天我就全花完了,今天卖药材的钱花得一分不剩,这才花了你的十文钱。”
王氏立马收下了,这钱还是存在自己手里比较安全。
李梨是真不擅长这样推来推去的,小时候在村里看见送客时,大人们提着礼物你推来我推去,就觉得好笑。
李梨又拿出一个有缺口的小陶罐:“这是盐!”
“天哪,这得花多少钱呐,梨花咱以后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得存着。”
王氏眼里噙着泪花,高兴是真高兴,但梨花也真的是不会过日子,盐这种精贵的东西就不是他们这种人吃的。
就算殷实点的庄稼人,也只会买点盐石。
李大木内心激动不已,对李梨是又心疼又愧疚。
“妹子,以后不必把钱都花在家里面,留着点自己买补品吃吃,留着你自己补补身子。”
他没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也不能护着妹子才让陈家欺负,怎么会让她全补贴来家里?
他实在想不到,妹子在陈家村受了多少苦才能有这些赚钱的技能?
以前妹子在家的时候是真的没有受过什么苦的。因为她是最小的,当时父母具在,两个哥哥年轻有力气,他们一家在梨花村过的日子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绝对不差。
不然妹子嫁给陈文的时候,能有这么丰厚的陪嫁?
后来,家里为了支持陈文读书,能给的都给了,能卖的都卖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陈文中秀才后能拉家里一把。
甚至三弟的抚恤金都拿了一半贴过去,小妹有错,但是陈文难道不是最大的过错者吗?
王氏也点点头,她也不是小气的人,毕竟是梨花赚的钱,给自己买点好吃的,也没什么不对。
她拉住李梨的手,哽着音:“妹子,之前是嫂子不对,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嫂子和你说声对不住。”
李梨眼睛有点热,王氏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整个家,而原主也确实太不像话了。
和原主做的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嫂子说这种话,这是把我当外人吗?咱们是一家人,再说以前我干的混账事也不少,嫂子都不和我计较了,谁有我嫂子肚量大?”
王氏被她说得噗嗤一声笑出来:“妹子说得对,我们是一家人。”
李大木当即斩钉截铁开口:“小妹,明天我和你一起上山,我力气大,咱们多找点草药去卖,顺便挖点蕨根。”
李梨抬头看了天,这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雨,再这么下去,估计要闹饥荒了。
闹饥荒就会粮食就会涨价,所以他们得赶紧搞钱屯粮食。
于是点头:“大哥,咱们确实要搞多点粮食,以防万一断粮。”
王氏想到饥荒,心里一沉,立即开口:“那我和翠翠在家淋稻田,也不能不管田里了。”
就这么说定了,李大木立马去磨他的锄头。
李山和李水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回来,还时不时回头看,好像有人追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