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把屋子从里到外检查了一遍,屋子里只有一些带不走的家具,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苏夏找了些干草铺在床上,让苏秋把随身携带的破被褥铺了上去,又拿出来一只小野猪和一桶灵泉水,打算做饭。
苏秋和苏冬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突然冒出来的野猪以及那桶水,嘴巴张得足以塞下一个鸡蛋,心中满是震惊与好奇。
这时,站在一旁的苏夏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这也是那位老神仙传授于我的一种法术。”她轻描淡写地解释完后便止住话头,不再多谈此事。
其实,苏夏原本并不打算将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但无奈他们三个人成天几乎都在一起,若是每次想要从空间里取出什么东西来还得遮遮掩掩、鬼鬼祟祟的,实在麻烦得很。如此想来,倒不如索性跟他俩坦白算了。
听到这话,苏秋和苏冬瞬间两眼放光,满脸尽是对苏夏的崇拜之情。
而被这样炽热目光注视着的苏夏,则显得有些害羞起来,连忙转过身走出屋子,准备去处理那头野猪。
想起上次用这野猪做成的骨头汤和肉干的味道不错,所以苏夏决定还继续做骨头汤和肉干。
苏夏三下五除二将野猪处理干净,院子里有现成的木柴,苏秋把锅放在灶台上,然后点着火开始做饭,而苏冬则帮忙烧火。
苏夏看着忙碌的两人,闲着也无事,打算出去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
苏夏出了院子,看见村口有棵老树,她三两下爬了上去,朝四周张望了一下,看见西北方向有一个城门口,看样子应该是个县城。
苏夏估算了一下距离,以自己的脚程,大概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走一个来回。
苏夏也不耽搁,和苏秋两人说了一声后,就往县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等苏夏到县城门口的时候,已经快要关城门了,苏夏赶紧往城门里走去,不料却被城门口的士兵拦了下来。
那个头头模样的士兵开口说道:“站住,把你的路引拿出来。”
苏夏也不节外生枝,赶紧把随身携带的路引掏出来,递给那守城士兵。
守城士兵看了看路引上的籍贯,冷声道:“你是逃荒的灾民吧?县太爷有令,不许放逃荒的灾民进城,你赶快离开吧!”
苏夏眼看时间不早了,再耽搁下去城中的铺子该关门了,赶紧从怀中拿出家中仅存的十三文钱,塞给那个守城士兵,笑眯眯的开口说道:“麻烦军爷行行好,家中弟弟发起了高热,实在需要救命钱,还请军爷通融一下,我买了药马上就出来,绝对不让军爷您为难。”
那守城士兵不动声色的把铜钱收了起来,现在大荒年,即使是他们这些兵士,家中也实在缺钱的紧,今天赶上这么个识趣的,这些铜钱购买半斤多糙米的了,于是也没有为难苏夏,开口说道:“距离关城门还有半个时辰,城东有一家医馆不错,你快去快回。”
苏夏连连点头,一边道谢一边往城里走。
她上次在深山里采了几种年份很高的名贵药材,不过这种小县城可能卖不上价,所以苏夏挑了其中最次的一株老山参打算去换点钱,买点粮食。
苏夏按照守城士兵所说,来到了城东的那家医馆。
医馆里一个小伙计正百无聊赖的扒拉着算盘,这大灾年的,人们吃饭都吃不饱,哪有余钱来买药啊!
苏夏走进医馆,对小伙计说道:“请问这里收药材吗?”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小伙计一跳,他抬头看着眼前瘦弱的小女孩,语气带着些许不耐的说道:“收倒是收,不过我们只收品相好的,像那些乱七八糟的我们可是不收的。”
苏夏也没跟一个小伙计一般计较,直接把那株五十年的老山参拿了出来,说道:“我这有一株五十年的老山参,你看收不收?”
那小伙计当了五六年的学徒了,自然是有些眼力的,看着眼前小女孩拿出来的老山参,知道这还真是个好东西,于是换了一副笑脸,热情的说道:“收,收,不过我可做不了主,我这就去请我们掌柜的,您稍等。”说完,便往后堂去了。
不一会儿,小伙子就带了个山羊须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那人还要和苏夏寒暄几句,不过被苏夏打断了。
苏夏语气干脆的说道:“掌柜的,我赶时间,你赶紧出个价吧!要是合适我就卖了。”
掌柜的尴尬一笑,拿起苏夏递过来的老山参仔细端详了一下。这老山参之前被苏夏放进空间种了起来,还浇了不少的灵泉水,刚刚才被挖出来,上面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此时看起来品相格外的好。老掌柜沉吟了一下,慎重的开口说道:“小姑娘,你这山参品相不错,我也给你个实在价,就二百六十两怎么样?”
苏夏想了想,原主家原来很穷,所以对这方面的物价并不了解,所以苏夏也不知道这药材的行情。不过商人重利,这老掌柜看着就一脸的精明相,所以这山参的价格应该不止这些,于是便开口说道:“三百两,如果不行我就到别家再看看。”
那个掌柜的看着眼前小姑娘坚定的模样,知道自己糊弄不了她,而且这老山参确实不错,经过铺子里的老师傅炮制一下,买个五百两不成问题,于是点头道:“好,成交。”然后从怀中拿出三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了苏夏。
苏夏接过,然后拿出其中一百两的银票递给掌柜的,说道:“可以帮我换成现银吗?”
掌柜的点了点头,亲自去后堂取了十个十两的银锭子递给了苏夏。
苏夏接过来,谢过掌柜的,便出了医馆。在苏夏出医馆的瞬间,借着门的遮掩,把银子全部放进了空间。
这一耽搁,便过去了一刻多钟,苏夏赶紧去了最近的粮店,花了十多两银子,买了一百斤精米和一百斤白面。这要放在平常,一斤精米也就十几文钱,现在涨了五六倍,一斤精米居然卖到六十文钱,白面也要四十五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