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吸一口气,脸色微微发红,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如若你我亲事能成,我愿与你携手。
这句话薛凝菡已经放在了心里。热烈而真挚的爱,她舍不得放手,怕错过就不再有了。
岑祈珺好似看穿了她的想法,继而笑得更加如沐春风,点了点头:“好,我给你时间。但请相信我,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薛凝菡低下头,不敢再看他,她知道,自己已经对岑祈珺并非全无好感,只是这突如其来的身份变换的相处让她更加不知所措。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人追求,更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人如此深情地对待。
岑祈珺见她沉默不语,便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而温柔:“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乱,但请你相信我,我会给你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我的心意不会改变,我不会让你走你娘亲走过的路,我只愿与你一人白头偕老。”
薛凝菡的手微微颤抖,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迷茫和感激:“谢谢你,云渡。我会……好好想想的。”
她的话没有说死,毕竟他们的婚事究竟如何,还没有定论。
岑祈珺微微一笑,松开了她的手:“好,那我就等你。无论多久,我都愿意等。”
薛凝菡点了点头,心中却依旧一片混乱。她转身看向远处的树和花,那些繁花似锦的景色在她眼中却变得模糊起来。她知道,自己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思绪,去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情,去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而岑祈珺则静静地看着她的背影,眼中满是温柔和坚定。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他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她的答案。他自信的认为,他不会等得太久。
凝菡她,已经开始动摇了。
嘉和公主在‘踏青宴’过后就往薛家递了帖子,翌日就带着镇国公岑明朝亲自上门了,薛仕凌、薛云湛父子二人特意告了假在家中等候。
薛家还是头一次迎来这般身份尊贵的人物,早在昨日收到拜帖时,楚文竹就命下人仔仔细细将庭院洒扫一番,更是命下人们今日都打起精神来,不得做出任何有失规矩之事。
镇国公夫妇为着儿子婚事亲自上门,薛凝菡这个当事人也是在昨日就被楚文竹派了人通知过的。
今儿一早用过早饭,薛言湘就和薛仪彤带着婢女就过来‘凝安院’陪伴薛凝菡了,顺便等着听前院递过来的消息。
薛言湘还命清乐和清然重新为薛凝菡梳妆打扮了一番,今日她可是主角儿,也该上妆表示重视才对。
薛仪彤完全坐不住,说是亲自去偷看,送消息回来。
薛凝菡则是更加沉默了些,手中不断摩挲着一块莹白的暖玉,心中紧张,生怕今日会出现旁的变故,就连最喜欢的大姐姐坐在身边都不管用了。
这玉触手升温,竟比她的手还温热些,就像是‘踏青宴’上四下无人时,他牵起她的手,她感受到的温度。
这玉佩是他的,也是那时他送给她的,是直接从他腰间解下来的,背面竟还刻着‘云渡’二字。
薛言湘见小四妹手中的玉佩十分眼熟,这玉佩质地上乘根本不是凡品,又见她紧紧握在手中,心中了然,不禁轻笑出声:“也不知道我家小四妹究竟给那‘京城第一美’下了什么蛊,还是说那人用脸蛋给我家小四妹下了蛊。”
薛凝菡被大姐姐打趣的红了脸,可又对姐姐的话十分感兴趣,便歪着身子靠在大姐姐身上:“大姐姐,什么‘京城第一美’?”
“这‘京城第一美’当然是盛誉满京城的小公爷——云渡公子啊,谁让他那张脸好看的人神共愤的。
不过,我竟不知咱们凝菡与他站在一起是那般耀眼、登对。”
那日马球场上的薛凝菡,薛言湘好像从来不认识一般。小四妹生在她薛家受委屈了。
薛言湘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凝菡,其实你本不该受那些委屈的。”
你本该是这世上最耀眼的明珠,却被庶出的身份遮住了光芒。
薛凝菡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露出一丝淡然的笑容:“大姐姐,那些都已经过去了。我从未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在薛家有娘亲,有你,还有楚外祖父,衣食无忧,这些就已经是外面多少女子求也求不来的。”
她轻轻摩挲着那块暖玉,仿佛能透过它感受到岑祈珺的温度和心意。他那一番番情谊,一番番肯定,已经让她开始学会与自己和解,放下过去,也放过自己。
薛言湘看着小四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轻握住凝菡的手,柔声道:“凝菡,小公爷虽然行事随意了些,但他家教森严、是个正人君子,从战场回来也成长不少,他为人不出错,那他必定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不要被书中的情情爱爱蒙蔽了,有情饮水饱那是书中不是生活。过得幸福不幸福是可以去选择的,生活也是需要去经营的,尤其是夫妻间的感情,每对夫妻间的相处模式不同,自然经营方式也不同,不要被旁人的言语左右。
既然选择了他,就要给他足够多的信任。”
薛凝菡点了点头,幸好她还有大姐姐在身边,不过:“大姐姐,你和世子爷还未成婚,怎么对夫妻一道理解的这么透彻?是不是世子爷偷偷和你说什么了?”
“好啊,我开解你,你反倒来拿我打趣,真真是个小没良心的。”薛言湘轻轻点了点她的头,而后才继续说道:“是外祖父和外祖母教的。”
她没说的是,外祖母很是后悔在母亲还未出阁时,不忍她吃苦受累,娇宠她惯得厉害,这些都未从教过,便将这份遗憾都补在了她的身上。
在闺阁之中,无论是纯真、娇嗔还是惫懒、爱吃都没有关系,父母双亲都觉得是天性,是哪儿哪儿都好,可是一但进入婆家,就要几副面孔,面对上面公婆是一副面孔,面对妯娌、叔伯、姑子是一副面孔,可关上门来,与夫君相处又是另一副面孔。
“等亲事定下,我要给亲自写给外祖父写一封信,还劳大姐姐帮我找人送出去。”薛凝菡心中一直感激楚家外祖父和外祖母两位老人,是他们坚持要嫡母送她入楚家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