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予和张冉也都知道这肖以恒得给牛棚那边送饺子,不然就他们四个人吃还真的就不用放这些白菜了。
直接就让肖以恒装了三大饭盒去给老人送饭,然后这才煮第二锅。
陈董这张嘴保守不住什么秘密,有一次一起打柴的时候他就给说漏了。
既然知道了就不能装聋作哑,而且在苏清予看来现在这点小恩小惠以后可就会给她和张冉带来巨大的收益。
肖以恒把饭盒放下以后就立马回来等着吃饺子,他包的那三十多个饺子会被单独煮一锅陈董特意给他放在最后面煮的。
陈董一边吃饺子一边夸苏知青这馅调的好,吃着就是香他那是用肚子证明他是真的爱吃。
陈董这酷酷一顿炫就是三碗饺子,苏清予和张冉也就是一个人吃一碗多几个还是因为早上没有正经吃早饭。
等着肖以恒回来以后陈董已经吃饱了,在喝饺子汤灌灌缝了。
不过还是给肖以恒留下来一些正常的饺子,和他包的饺子然后一起下锅给煮上了。
就这样肖以恒端着碗回去吃的时候还不忘记在她们这边倒点醋,吃白菜肉馅的饺子配着米醋才是一绝。
最后还是苏清予看不过去,然后拿个罐头瓶子给肖以恒装了得有小半瓶子醋。
吃完饭,张冉和苏清予回房间休息。
这睡醒以后苏清予就叫着张冉去把这菜地里面的白菜收回来,她看着这白菜都长得差不多了。
陈董这小子就特别的有眼力正在树底下跟一些老知青侃大山,看到苏清予和张冉拿着菜刀就知道这是要去砍白菜。
“苏知青、张知青,你们先去地里面砍白菜一会我去帮你们把这白菜都给推回来。”
苏清予也就直接点点头,有人帮着往回弄她们也能早点把这白菜都收回来。
大不了到时候他们收白菜的时候也过去帮忙,她们这白菜种的比较早收的也就比别人早几天。
陈董并没有等着她们两个人走远就推着小车跟着过来了,砍白菜对三个人来说那都不是事。
最关键是三个人都不摸鱼,这给自己干活当然也就卖力一些了。
陈董干活那是一把好手,一个人顶她们两个。
很快就把这些白菜砍下来了,然后就是装在小车上往知青点推。
陈董自己一个人往知青点推,苏清予和张冉在地里面看着剩下的白菜。
肖以恒刚出知青点就看到陈董推着一大车的白菜,他也经常去菜地一看就知道这是苏知青和张知青地里面的白菜。
肖以恒忍不住调侃他:“你这在家干活都没有这么勤快,你不是掌握不好平衡小车推不好。”
陈董无奈的说道:“你还不快点帮帮忙,这些白菜都要放在马棚里面回头还得推这么三车。”
肖以恒只好跟着陈董一起干活,很快就把这白菜都推回来然后在马棚里面放好。
为了表示感谢,苏清予还是送给两人了两颗大白菜和两根大白萝卜。
很快就来到队里面分粮食的时候,每年都是这个时间差不了个三两天的。
苏清予和张冉两个人的工分比较少,还完队里面的账也不剩下什么了。
两个人也就没有要粮食而是都要的红薯和土豆,就是等着分到最后还剩下很多红薯和土豆。
苏清予和张冉一商量,索性就又买了二百斤。
不过这价格是真的非常便宜,一分五一斤。
要不是考虑到没有地方放,苏清予肯定会买很多然后晒干留着当小零食。
陈董手上的钱也比较富裕,加上现在这房间也大了也就跟风买了四百斤的红薯。
肖以恒现在父母出事了,虽然打猎赚了一点钱但是他要养着四个人就是有两个哥哥的补贴也是有点吃力。
不过还好有陈董这个好兄弟,他也能轻松不少。
分完粮食以后就彻底进入猫冬生活了,趁着现在天气还不太冷苏清予和张冉两个也把这地里面长的大葱和萝卜都收回来。
张冉大舅那边因为要照顾张冉的父母,并没有继续给张冉邮寄包裹过来。
苏清予惦记着家里面,一大早就叫张冉起来去县城。
两个人先是去国营饭店开荤,然后就是去邮局看一下有没有老家寄来的包裹。
张冉也收到了大哥邮寄过来的一个超大号的包裹,这就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在张冉看来。
她本来想着父母不在家,两个哥哥都已经各自成家有孩子就不会惦记着她。
回去的路上张冉十分的激动:“清予你知道吗?我以为他们都不会关心我,平时他们都不回家。”
苏清予笑着说道:“那是因为他们工作忙,亲兄妹怎么可能不会惦记着你。你就放心吧,我当初下乡带来的钱足够咱们敞开花个十年八年的。”
两个人开心的笑着,一个人一个大包裹在自行车后面绑着丝毫也不觉得沉重。
回到知青点关上屋门张冉快速的打开包裹发现里面都是一些厚衣服,但是这羊毛大衣内兜里面有一个信封。
里面是十张大团结还有三十斤全国粮票,外面兜里面还发现一封张冉二哥写的信。
张冉这才知道钱票是两个哥哥凑的,衣服是母亲早就准备好的还没有来得及给这边邮寄就出事了。现在张冉父母那边一切安好,不需要张冉担心。
苏清予的包裹里面五花八门的东西就多一点,毛衣、大衣、小棉袄、围巾、帽子……。
张冉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之色,她激动地开口说道:“哎呀呀!这下可真是太好了啊!咱们两个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没有合适的衣服穿啦!”
苏清予无奈的说道:“咱们现在的衣服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没有地方放这些衣服。只能是找个村里的老木匠买个炕琴,到时候也能把这被子放在里面。”
于是两个人锁上门就去同村老木匠家里面买家具了,跟着一起的还有姚静和周芝芝两个人。
主要是考虑到冬天烧炕,要是没有炕琴这被褥经过一冬天就特别的埋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