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5章

其实,在权利的斗争当中,弱势的一方绝不是避世隐居就能解决问题的,没有过硬的拳头,那些上位者便会一直施以打压,唯恐对方再度崛起,遭到反扑。

所以妘罗世家在举族避世后,但凡有出色子弟诞生,便必然会遭到七大家族的联手迫害。

两千多年前,妘罗家族中诞生了一位全能天才,当时的妘罗家主强令雪藏这位天才,但这位天才出生之时天降异象,并未能瞒过七大家族的耳目,七大家族纷纷派遣精锐力量,潜伏在暗处,静待时机。

就在这位天才10岁那年,当时的他正值少年贪玩的年纪,也是因为年少,心性不稳,还未及成长起来,便被族中一位早已叛变的家仆抓住机会,哄骗着溜出族居地玩耍。

就这样,他被七大家族蛰伏在暗处的精锐力量一举击杀。

——————

“所以,妘罗世家为了避祸,就到地球来了?”故事说到这里,罗映雪实在是忍不住,插嘴问了一句。

“哪有那么简单!我们之所以能苟活于地球之上繁衍生息,那都是先祖们流尽了血与泪才最终成功的,我们是他们留存下来的唯一血脉啊!”罗顿叹息着,但眼中隐约的泪光暴露了他此刻内心的不平静。

“爸……”罗映雪伸出手轻抚父亲的手臂,安慰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好了,你也不用安慰我,这么多年守着这些秘密,早就已经走出来了,只是每每想到先祖们的血泪,心中始终难以平静。好在现在你长大了,今后啊,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我心中已经得到了许多宽慰。待我把来龙去脉说完,个中细节,你慢慢在家族志中追寻答案吧。”罗顿边说边指了指身后那一排排的书架,边又继续讲述起来。

那位天才被击杀后,当时的妘罗家主震怒异常,带领族中精英子弟倾巢而出,与七大家族展开了殊死较量。

奈何,七大家族早已势成,如日中天,在离界中有着无法比拟的强大号召力,妘罗世家即便自身实力再强,但妄图以一敌七无异于以卵击石。

最终,妘罗世家精英子弟十不存一,而家主也在大战中遭受重创,他勉强退回到族居地时几乎是奄奄一息。

经此一役,妘罗世家可以说是岌岌可危,全族上下只余老少13人,连自保都困难,族外还有七大家族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大举进犯,欲斩草除根。

当时的妘罗家主本有妻妾3人、子女7人,但在这场惨烈的搏杀中,2名妾室和6名成年子女均已战死,只剩下正妻张氏和年仅1岁的幼子妘罗灵知了。

在面临家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时的妘罗家主无奈传位于幼子妘罗灵知,随即命令全族老少即刻收拾行装,他撑着重伤之躯,燃烧生命力量,用祖辈传下的连通界面之法,将所有族人送出了离界。

最后,他在生命即将燃尽的那一刻,仰天怒吼:“待我妘罗归来日,必叫七族血来偿!”

张氏带着幼子妘罗灵知,以及族中老少13人,穿行过漫漫跨界通道,听到家主的怒吼,个个心怀愤恨,纷纷起誓,在异界中必将励精图治,将妘罗世家传承下去,以图后世子孙中有发达者能重回离界,为妘罗全族报仇雪恨,让妘罗世家再次发扬光大。

——————

一行人跨出跨界通道,满目皆是苍山翠绿,一时间无法辨别身处何处,只得在原地扎营,张氏派出两个少年打探消息。

经过2个日夜的等待,派出的少年相继回来,告知众人此地为楚国长沙郡,此山名罗汉峰,从扎营的地方往东走1日便可找到人家。

于是,众人收拾行装向着东方行进。

果然在1日后找到了一个村落,张氏与村长沟通后,便暂时在此处安顿下来。

一家人在村子西头的荒地上建了所宅子,对外称惨遭仇人灭族追杀,侥幸逃亡至此。稳妥起见,族中几人均随了张氏的姓氏,村子里的人都喊他们“张家的”。

那时的普通百姓大多没什么文化,张家人在他们眼中是文化人,礼仪得体,衣着虽然简朴,但一眼看上去就是与村里人不同。

今时不同往日,一大家子15口人要穿衣吃饭,没有收入是不行的,但大家从前都是顶着离界神族的光辉,哪怕是曾经的仆人,也都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干农活是半分经验都没有,守着门前偌大一片土地,却不知如何下手。

无奈之下,老仆张善知在村里支起了摊子,为村民们算卦、驱邪,有时还能治点小病小伤,时间长了,“神医”的名声也渐渐传开,到后来整个长沙郡都知道了“老张头”的名声,求上门的人是络绎不绝。

当初被派出去的两个少年张恒道、张恒远则负责进山打猎,以妘罗世家的能力在山中猎捕普通野兽,哪怕是猛兽,那都是小菜一碟的事,所以没出几天,全村都知道这两兄弟是打猎高手,回回进山都满载而归不说,还时不时能猎到稀奇的猛兽,到了赶集的时候,这些都能换到不少好东西。

而张氏本人则恢复了娘家闺名——张瑶,与几个妇人一起做些点心、果子,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回馈村民们的好心接纳,她不敢做得过于精巧贵气,只挑了几样较为普通的,挨家挨户送了去。

这些几辈子都生活在山村野地的村里人哪吃里过这么精致的吃食,一个个直说舍不得下嘴,但只要是咬了一口的都是赞不绝口,平时走的近的几户还建议她们去城里找家铺面做买卖,保管生意好。

其实,原本村里的人们对张家人的来历是有诸多猜测的,听说他们被灭族追杀,也担心会引来歹人,殃及池鱼。但接触的时间久了,发现他们不但个个都有着真本事,还都随和亲切,不端架子,也不会因为村里都是些没文化、没见识的粗人而有过半分怠慢轻视,久而久之,提起“张家的”都不自觉的带着尊敬。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