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屿山里黄精常见,往深山里走一走,遍地都是。不过这玩意儿要五年以上才能入药,年份不够挖出来也是暴敛天物。
红果教会青豆怎么辨认黄精,又怎么数叶片确认年份。
“这一片得有好几十斤,你慢慢挖,注意看清楚年份,五年以下的留着。”
青豆重重点头,又叮嘱一句:“姑姑你别往深山里去,有野猪。”
红果笑笑,应声知道了,转身往山坡上去,她走得很慢,细细搜寻,一株草药都不放过。
普通草药卖不上价,蒲公英,酢浆草,血满草,鬼针草,竹节草……遍地都是。
这些草药几文钱一斤,采上一天也不过十几斤。红果随手扯几把扔到竹篓里。
回家晒干了,自己也能用,有个头疼脑热,烫伤跌损,蚊虫叮咬的,不用看大夫。
沿着山坡往里不多远,红果眼里撞入一片植物,伞形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红果心砰砰直跳,远远看去像花朵,顶端一颗颗红色的,很像三七的果实。
野生三七啊!这可是好东西。
三七能化瘀止血镇痛,李时珍曾赞它为金不换。
她一手捧着大肚子,一手扒拉着树干,爬上山坡近前仔细看去,
没错,就是野生三七!每株三根枝桠,每棵枝桠七片叶子。
红果放下背篓,小心翼翼地用竹刀挖了起来。
肚子太大,蹲久了小腿抽筋,红果一屁股坐在地上,两手在身后撑着,脚尖绷紧,向前向后拉伸腿部。
折腾好一会儿,小腿疼痛消失,红果盘腿坐在地上,高声喊青豆。
这一片得有好几百株三七,她一个人可挖不完。
姑侄俩人合力,不过一两个时辰,草丛里便星罗密布地,全是坑。
“青豆,把地上坑填了,弄些枯草树枝给盖上。”
红果吩咐道。这一片林子挖得七坑八洞的,村里人见了怕是会起疑心。
好歹弄些杂草树枝盖上,说不定明后年还能长一片新芽出来。
填好坑,姑侄两人背着竹篓慢慢往河边去,到了河山涧边,红果让青豆下水去捞笼子。
青豆挽起裤腿,轻轻地下到山涧里,一把捞起鱼篓。吼吼,真沉!
把竹篓拉上岸,青豆低头一看,笑得嘴咧到耳朵根了!真的有鱼!不少呢!
还有小虾,在竹篓里钻来钻去,不时弹跳几下,却笨得很,只知道往高了跳,怎么也跳不出去。
这小虾没什么肉,却是补钙的好东西。红果老是腿抽筋,半夜里痛醒好几回,知道原主这身子缺营养缺得狠。
起了鱼篓子,两人兴高采烈地回村。一路红果顺手采了些薄荷紫苏叶,还有野山椒野葱野蒜。
路过一片竹林,红果眼前一亮,喊青豆:“去,挑一根粗壮的,砍下来。”
青豆此刻对姑姑佩服的五体投地,也不问砍竹子干啥,放下背篓,捞起砍刀,跳了根杯口粗的开砍。
红果正好歇歇,坐岩石上揉小腿,这忙活一天,腿有些肿了。
“把枝叶和前面太细的都砍了不要。”她指挥道。
“姑姑,这些背回家,晒干了,还能当柴火烧呢!”
青豆看着自己辛苦劳作成果,有些舍不得扔。
红果一愣,好吧,是她奢靡了,忘记了每天烧火做饭是需要柴禾的。
手一挥,那就捆好了背回去。
剩下的粗壮部分,两个竹节中间对半一砍,就是现成的竹筒杯。
草棚子里连喝水的杯子都没有,这竹筒多做几个,用来喝水,装菜盛饭,比陶碗还好用,轻便不怕摔。